摄影师 Damian Chrobak 自 2004 年开始游走于美国、英国、德国、波兰、新西兰等国家的超级大都市,坚持用黑白影像记录街头故事。与多数人的感受不同,大都市对他来说,不是被现代科技所累、疲于奔命,而是相反,充满了丰富的层次,可以有最多样性的观察,让拍摄灵感受到极大的激发。“街头摄影需要摄影师具备极其敏感的心灵和社会洞察力。我按下快门的瞬间,看起来似乎都是不被人注意的、无关紧要的时刻,但恰恰是司空见惯的生活里,隐藏着一些关于人生的永恒真相。”秀场。2012年,伦敦SOHO区。
路过SOHO区时邂逅的装置艺术,荒诞而又有时光感。在大都市总会有这样的角落,能忽然为我打开一扇门,让我穿越到不同时空。美元,美元。2016年,纽约康尼岛。
当时朋友手中仅剩的美元,在大都市里,它既是万恶根源,又带来无可抵御的诱惑。手提箱。2014年,伦敦托特纳姆考特路。
街上匆忙而过的行人总是令我深深着迷。他们的行为举止、衣着、随身携带的物件,能让我一窥他们在庞大都市里细碎的日常生活。
商务人士。2011年,伦敦。
意气风发的商务精英是每个大都市的标配,他们步履匆忙,衣角飞扬,嘴角蹦出的各种关键词与雄心壮志,是维持着大都市高速运转的不竭动力。
报刊亭老板。2016年,纽约曼哈顿岛。
这位报刊亭老板几乎被充斥着各种信息的印刷品以及日用百货所淹没,但看到我举起的相机,他依旧饶有兴致地透过小窗向我打招呼。拍完照片很是感慨,很多时候,生活就会像这样淹没你,要学会透口气,保持好心情。
抱狗的男人。2014年,伦敦科文特花园。
伦敦不是一个非常热情的城市,在街头经常能够邂逅这样面容冷漠的男人,但他怀中被细心包裹起来的熟睡小狗告诉我,他其实还有不易被察觉的另一面。
裁缝。2015年,伦敦布里克巷。
布里克巷是伦敦时尚潮人的根据地,孕育着各类前卫艺术家的灵感。这位衣冠楚楚、做派守旧的裁缝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为这里增添了一丝荒诞与倔强的气质。
文身。2013年,伦敦SOHO区。
在SOHO区闲逛,靠窗的这只手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个抱定不婚主义的男人手上,皮肤沧桑,文身上写着的“天使”一下子打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不知哪个女人曾是他的天使,而这天使如今又身在何处……
咖啡馆。2009年,伦敦霍尔本。
雾气氤氲的咖啡馆玻璃上,情人们的身影若隐若现。我停下脚步,拍摄下这一幕,我知道那里正在上演着迷人的故事。我喜欢用不一样的方式去讲述大都市里的爱恨情仇。
开车的男人。2013年,伦敦。
在等待红绿灯的间隙,我看到驾驶座上的这个男人正托着腮神游天际。都市的节奏是如此的繁忙,也许独属于他的时间也就是这片刻而已。
地铁。2010年,伦敦。
地铁上的人们大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他们的举止与携带的物品可以看出,时尚与前沿资讯永远是大都市人追逐的目标。
窗边。2016年,纽约曼哈顿岛。
灯火通明的办公楼有着千篇一律的窗口。那个斜靠窗台抽烟的白领男人打破了略带沉闷的节奏,也许他只是偶然出来小憩。我喜爱这种不放弃追逐自由和个性的瞬间,和这个国家国旗的象征意义一样。
电话亭。2010年,伦敦沃德街。
红色电话亭是伦敦的经典象征之一,成为英式情怀的一部分,被众多游客追捧。但对当地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它仍属于日常生活的环节。如今越来越少有人使用电话亭,为了留住这些红色电话亭,听说当地电信公司还推出了电话亭的“领养计划”。
梯子上的人。2008年,伦敦老街。
这个男人正用报纸糊住破旧不堪的墙壁。令人感叹的是,在电子信息极端发展的今天,报纸业迅速衰败,再想找到这么多报纸来糊墙,恐怕已经不容易了。
眼睛。2013年,伦敦托特纳姆考特路。
我曾经专门拍摄过一组专题,叫“看着你的眼睛”。现代都市里,为了捕捉人们的注意力,很多地方都使用了眼球的设计元素,就如同这辆被公交车“盯住”的自行车,别有一番意趣。
海报。2009年,伦敦老街。
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走过一张青春四溢的广告海报。我很喜欢都市里这种无处不在的反差感,提醒着我们,生活还有多少种可能性有待我们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