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国学教育的影响

作者:吴迪
口 吴迪

从2013年开始,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在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本文立足于该节目的文化内涵,讨论其热播对国学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负面影响。

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国学教育的积极影响

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国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由于手机和电脑的普及,键盘输入逐渐取代手写,习惯了拼音输入的现代人常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回应。正如该节目第一届的宣传语所言:“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础,由汉字书写入手,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佳切入点,该节目的出现是对国学教育的一大推进。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电视从其诞生到普及,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要介入现代生活,必然需要借助电视这一传播媒介的力量。然而,正如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社会生活方式之间具有巨大差异一样,电视从本质上来说是带有娱乐性质的。利用电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前些年的《百家讲坛》就进行过有效的尝试,并成功引发了国学热。然而,即使是全力将学术讲座故事化,突出趣味性,《百家讲坛》这种学者单一讲演的方式久而久之仍然不免使观众感到厌倦,曾经备受好评的图片插入、动画展示等手段也逐渐成为呆板的套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出现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种新方式,与《百家讲坛》不同的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更接地气,观众参与程度更高,娱乐性更强,更有可看性,更加符合电视节目的娱乐本质。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充分利用比赛所带来的悬念,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大部分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会在心中选择好自己的答案,与参赛选手进行比较,并与正确答案对照。观众的高参与度可以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观众对国学教育的重视。尤其重要的是,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选手都是中学生,青少年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很容易认清自己与选手之间的差距,同时也会对比赛中出现的字词产生兴趣。

文化本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很容易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实际上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板。汉字听写知识性强,且又十分具体、切入点小,争议相对较少,比较适合竞赛类的节目。汉字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统,汉字的构造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天地自然的认识与理解,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充分利用这一点,给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

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国学教育的负面影响

虽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国学教育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但该节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是不能忽视的,且这种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其积极影响之上的。

首先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形式。该节目实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延伸,即极端强调记忆对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虽然节目并没有忽视文化层面的解读,但听写比赛的形式实际上已经预设了这样的逻辑,即要获得胜利,必须记住更多的汉字,这就是应试教育逻辑的延伸。《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考察选手对汉字的记忆,强调其对字形字义的把握。这一逻辑会给观众带来误导,认为只要对汉字进行记忆与默写,就能掌握相应的传统文化。我们说节目并不缺乏对文化的强调,汉字本身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因为每一个汉字背后都包含着某种文化逻辑,每一个词语的构成都有其特殊的含义。譬如“微言大义”这个词,最早指的是《春秋》的叙事逻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笔法”,不同的字背后带有不同的内涵,“一字喻褒贬”。最常见的例子是“郑伯克段于鄢”,段是太叔段,郑伯的弟弟,他试图谋反,被郑伯打败,《左传》解释《春秋》中的这句话,“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春秋》中还有一些特殊词的特殊用法,如臣下杀君王用“弑”而非“杀”。正是在对词语的选择中,《春秋》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话语体系,而这套话语体系,体现的是周代文化的传统。汉字由象形字发展而来,字形的构造自有其内在的逻辑构成,更不用说类似于“微言大义”这样承载文化意义的词语了。

然而,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文化阐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这些阐释对观众的影响是不够的。即使提到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观众与选手关注的重点仍在汉字的字形上,这档节目由一场场比赛构成,快节奏的、能引发观众高度参与的赛事必然会使观众的注意力从汉字的文化内涵上移开。由于对文化内涵的阐释与理解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远不如记住一个字的字形来得方便快捷,这种慢节奏与节目快节奏之间显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观众对汉字书写的热情,然而这种热情能否真正促进国学教育的发展依然有待讨论,且国学教育需要的是长期的投入与努力,需要国学教育工作者从根本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第二届的宣传语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随着比赛的展开,难度的增加,生僻字逐渐成为赛事的重点,有些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用上的词语也出现在比赛中。如第六期中出现的“绷巴吊拷”,该词出自《西游记》,在小说中,悟空调侃八戒用了这个词,指被剥去衣服,吊起来拷打。选手对这个词语似乎一点儿都不陌生,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了出来,然而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即使是从事《西游记》研究的学者,也未必能记住这四个字的写法。这并非节目中仅有的生僻词汇,其他如“冥昭瞢暗”、“冰檗”、“尕巴节”、“眢井瞽人”等十分罕见的词语层出不穷,参赛选手能将其正确写出,可见下了很大功夫,然而对生僻语汇的过分关注并非文化传承的正途。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基,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但这绝非是将与现实基本脱节的东西生硬地牵来,而是要用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该节目塑造的是“文化英雄”的形象。出于收视的考虑,每一期节目播出之前都有媒体爆料,其内容不仅与选手、节目有关,也与主持人、嘉宾有关。同时节目还通过网络营造出了一种全民参与的氛围,专家学者也参与了节目的讨论,或批评或赞扬,增加了节目的热度。随着节目的展开、题目难度的增加,观众的关注从对节目内容逐渐转移到了对选手解答种种难题的经历上,最后的胜利者被视为了“文化英雄”,受到万众瞩目。我认为,这是对文化的误解。在“文化英雄”的塑造过程中,文化究竟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在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时,这档节目的最初目的似乎也已不再重要。传统文化传播的立意宣传吸引了观众,节目的娱乐性留住了观众,观众的高参与度给节目带来了良好口碑,同时,在观众的不断参与中,娱乐性被强化,在完成“文化英雄”的塑造时,也正是这档节目娱乐性达到顶峰的时刻,文化在此时却被忽视了。

三、结语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国学教育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即使节目的形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学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其积极的一面显而易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依靠其强大的影响力将国学教育推广开来,将国学教育推上了万众瞩目的地位。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责编:马莉莎)

 

英雄·信仰

由《爱情公寓》看中国的情景喜剧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的古典意境表达

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的女性媒介文化

谈《大秧歌》对家国情怀的演绎

题材多样化、创作多元化的一次勇敢试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