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波导演的《乡村里的中国》获2013年“金红棉奖”最佳纪录长片奖2003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像一粒种子,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寒冬,悄悄地播撒进中国电视的大地,给中国纪录片人以温暖与激励。12年时间的轮回,从最初的一个学术研讨会发展成为中国的专业化国际纪录片节。如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成为国内外纪录片人每年不可错过的一场盛会,是纪录片观众的观赏盛宴。它不仅是中国纪录片产业有力的支撑平台,还是连接国际纪录片发展前沿、交流中外影视文化的重要窗口。如果说纪录片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记录一个时代的人的命运与思考,那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纪录片节的命运,记录一批热爱纪录片的从业者们的成长历程?由贾怡、曾洁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路·遇:记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十二年》(以下简称《路·遇》)给出了一个答案。
《路·遇》,形象地描绘了国内外一批纪录片人,在各自的理想道路上孜孜以求,却殊途同归,相遇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舞台上。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找到了抚慰心灵的依托,因此一路走来,在收获中感恩,在转变中思考,在理想中坚持。全书通过采访和评论的形式,收录了国内外三十多位纪录片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一线创作者们与广州纪录片节之间的不解之缘。他们是广州纪录片节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从各自的角度,结合各自的经历,对(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发展给予全面的观照。文章中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感性的抒发;既有对(广州)国际纪录片节12年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也有针对纪录片创作热点所发表的真知灼见,使得全书呈现出丰富的内涵。有趣的是,其多元、真诚、开放、进取的气质,又恰与广州纪录片节国际化、专业化的定位高度吻合。
无论是一个纪录片节的发展还是整个国家纪录片产业的兴盛,“人”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路·遇》正是以行业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的视角为基点,构成了对中外纪录片节发展观察的大视野。《路·遇》共分为“视线”、“同期声”、“回音”、“外景”四大部分,在这极具影视行业特色的划分下,既有对(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发展的面面观,更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国纪录片人成长的缩影。
第一部分“视线”,浓缩性地回顾了(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缘起与12年的发展足迹,梳理了纪录片节在市场化、产业化、行业化、本土化等方面的成就,并集合了四位中外纪录片专家对广州纪录片节的深度观察。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教授从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宏观发展历程入手,认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市场交易与产业化因素构成了纪录片节保持活力、汇聚能量、快速发展的良好成长机制,并指出从(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气象能看到中国纪录片产业“正走在春天的路上”。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从纪录片的艺术本质与表达语境入手,高度评价了(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所体现的纪录精神,及其为中国纪录片文化寻求的精神内核。加拿大“独立制作之父”方佰德回忆了将方案预售这一国际流行模式通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介绍到中国的全过程,并生动地解释了一个“完美的预售”所应该包含的因素。法国著名纪录片制作人米歇尔·诺尔通过对比纪录片的不同内涵、类型、风格,阐述了故事对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要性,肯定了(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引领中国当代纪录片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同期声”,以采访的形式展开,融合了伴随广州纪录片节一路走来的多位导演、学者、官员、电视台负责人的肺腑之言。他们当中有人通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攀爬到事业的高峰;有人通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打开了国际的视野;也有人在与(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相伴而行的路上,始终坚守着纪录片的真实、良知和理性。在这一章节中,采访从每位被访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话题并不拘泥于纪录片节,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观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对来自创作一线的老中青三代纪录片导演的采访。刘效礼将军是中国纪录片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介绍了自己担任(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委和与日本合拍《万里长城》的经历,作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开路者,在他眼中,时代在变,但纪录片真实的核心不能变。渠陆军和张以庆是中年一代纪录片导演的代表,他们的作品都曾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斩获殊荣。在他们眼中,纪录片是需要耗费生命与之打磨和陪伴的。从他们的创作经历中,我们不难读到纪录片人的理想与尊严。范立欣和范俭都是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的青年纪录片导演,他们各自以在纪录片国际合作与国际化表达方面的经验现身说法。对他们而言,(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的“伯乐”。(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创办之初就将国际化作为自身定位,率先将方案预售这一世界流行模式引入中国,帮助中国纪录片人更好地与国际制作体系接轨。而两位青年导演的代表作品也正是通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预售平台,得到了国际市场抛来的橄榄枝。
评价一个纪录片节的国际影响力,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看它能够吸引多少国际一流水准的纪录片作品前来参展参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从2003年只有13个国家的147部纪录片作品参评,到2014年共有8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4部纪录片参展参评,12年来实现了国际影响力的巨大跨越。其中,获奖纪录片已经积累了上百部,这些国际一流水准的纪录片构成了(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引以为傲的财富宝库。《路·遇》的第三部分“回声”,以影评的形式对这笔财富进行了再一次的挖掘与利用,编者从100部获奖作品中精心挑选了12部经典之作,而其中国外影片占到6部之多。在其字里行间,中外获奖纪录片再次对话,不同风格、不同气质、不同理念再次碰撞,在重温这些光影记忆的同时,能够再次唤起我们曾经的震撼与感动,进而更加深刻地感悟纪录片的意义与价值。
目前,各大国际纪录片节之间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竞合关系”。(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创建之初,就以国际知名纪录片节为标杆,经过12年的经营,形成了一套完备而富有特色的办节模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跻身世界知名纪录片节的行列。同时,(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与26个国际纪录电影节展及行业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拓国际化合作之路。基于此,《路·遇》的第四部分“外景”将关注点放在了五大国际知名纪录片节和电影节上:加拿大Hot Docs纪录片节的执行总监雷特·亨德利撰文介绍了Hot Docs的创办原则、价值取向、评奖标准、产业定位以及吸引观众的诀窍。同时Hot Docs积极利用新技术、开发新服务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其经验极具启发性,值得我国影视节展的负责人参考。著名纪录片影片制片人赵琦具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他结合自身的经历,介绍了(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和(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的各自特点,并指出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需建立以制片人为核心的体系。青年导演朱宇回忆了他携作品《造云的山》参加德国莱比锡电影节的经历,而青年导演郭娜也以游记的形式介绍了参加马赛电影节的美好回忆。通过对这些节展的办节特色、目标、模式的考察,既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发展提供了参照,也为中国纪录片人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融入国际制作体系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一个成熟的影视节展可以包含评奖、展映、交易、创投、培训、论坛、政策发布、行业信息发布会等众多环节内容,但其功能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文化性功能与经济性功能两大部分。这两大功能就好像一架马车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不能偏废;而对一个影视节展的理性审视,也一定要囊括这两大部分,不可厚此薄彼。在《路·遇》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编者对纪录片节的文化性功能和经济性功能进行了平衡与观照,使得不同研究方向和阅读兴趣的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具有启发意义的信息和观点。
在国外,对电影节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与电影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国内,虽然我们有着数量可观的各色影视节展,然而针对影视节展的专著却十分少见。我们欣喜地看到,《路·遇》的出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更为中国影视节展的发展规律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纪录片人永远在路上,希望(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成长足迹能被更多热爱纪录片的人关注,希望(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种子可以不断结出硕果,期待更多的同类著作问世。
新书《路·遇》已经在广州购书中心上架(作者张雅欣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电视节目研究所所长;韩岳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博士生/责编: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