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电影,顾名思义,就是针对观看电影有障碍的群体而言,让视听残障人士也能“看”电影,是通过增加解说、字幕和手语等方式,经技术合成,制作成供聋哑人和盲人观赏的电影。电影是门视听艺术,是以镜头的语言铺陈情节、塑造人物、阐述哲理和人生理想的。对电影来说,视觉尤重于听觉。因此,聋人可借助画面和字幕,基本上可以看懂电影,与健全人差异不大。而要让盲人看懂看好电影,则必须借助画外音,由讲解员把银幕上的电影环境、场面、人物形象及动作播报出来,让他们领略和享受到电影艺术的美妙和快乐。根据无障碍电影的表现形态,也可称其为口述视觉作品或口述视觉艺术,简称听觉艺术。
一、无障碍电影的社会定位
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主席库拉斯加让·萨巴拉特朗说:“社会必须认识到,残疾人包括盲人和视障者,有着与身体健全人一样的希望和期待。如果给予同样的机会,他们会做的和健全人一样好。他们必须得到机会。”
无障碍电影定向服务的视障人士是相对弱势的群体,无障碍电影的公益性定位是明确的。公益性定位能切实保障无障碍电影发展的绿色通道,保证视障人士的权益。广电总局等国家有关部门也提出,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要求,逐步完善公益性新闻出版供给体系,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注重向农村 和基层倾斜,切实做好服务少数民族群众、残障人士和广大农民的各类通俗读物的出版工作,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世界无障碍电影的发展状况
世界范围内,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无障碍影视服务已经发展多年,且相对完善。各大残疾人服务机构一般都提供无障碍影视服务。例如:英国皇家盲人协会、视觉澳大利亚、美国盲人委员会等机构都专门设立了无障碍服务项目。近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韩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的无障碍影视服务发展迅速,主流的电视、广播节目都提供无障碍服务。电影在很多国家都提供影院无障碍服务和DVD等家庭娱乐服务。
在美国,1989年,波士顿公共电视台在副声道为盲人播送部分节目的口述服务,让视障者能了解到屏幕上的画面信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美国各主要卫星电视网从2002年春天开始,每季至少要在黄金时段或儿童节目时段为盲人提供50小时的口述影像节目。2010年,奥巴马签署通过了21世纪通讯与视频无障碍法案,法案规定2011年后4大广播网和5大有线频道必须每周提供4小时的无障碍影视服务,并规定将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几年后全面覆盖美国。
英国的无障碍影视服务起源于上个世纪,2003年颁布通信法案,1996年颁布广播法案,1995年颁布残疾人歧视法案,法案中都明确规定所有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至少有10%的节目有无障碍影视,即加字幕、手语以及语音描述。目前,包括BBC1、BBC2、BBC3、BBC4、 ITV3、ITV4、MTV等65个电视台,无障碍影视内容不仅包括电影、电视、舞台表演艺术,还涉及各种电视剧,旅游、科学、历史、健康、娱乐、体育等方面的节目以及纪录片、脱口秀、儿童节目等内容。
在德国,1992年就开始了为无障碍影视服务。比如柏林的有声电影公司、IFAI公司等,都有专门为残疾人制作无障碍影视的服务。目前,德国的盲人只需通过机顶盒就可订看无障碍节目。各大书店、影像店也都随时可以买到无障碍影视光盘。
三、我国无障碍电影的现状、面临的困难与瓶颈
在我国,自2003年起,中国盲文出版社开办的网络教室开始在每个周末为盲人讲电影,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香港等地逐渐兴起了为盲人讲电影的活动,但无障碍电影基本处在空白状态,只有寥寥几部由聋人电影爱好者和志愿人员拍摄的手语作品。
2009年4月,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制作出版无障碍影视。2011年,中国盲文图书馆设立口述影像馆专为盲人提供无障碍影像服务。迄今为止,中国盲文出版社、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克服重重困难,陆续出版了《建国大业》、《走出西北坡》、《集结号》、《暖春》、《非诚勿扰》、《大耳朵图图》等35部无障碍影片,并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等地免费为残疾人放映无障碍电影。
虽然无障碍影视工作在逐步发展,且略有成效,但是我国无障碍影视服务在应用推广、技术标准、国际交流等方面尚处在初级的阶段,尚存在一些困难与瓶颈。
一是从中央到各省市政府,目前都无专门领导或指导机构负责无障碍电影建设的统筹、协调、指导工作,也没有像公益电影那样的全国刚性普及计划及审核制度。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各自为战、各显其能,导致无障碍电影的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普及率较高,而西部及偏远地区比较低。
二是无障碍电影的服务标准即普及率、覆盖率都没有制定国家标准。由于缺失国家刚性服务标准,造成一些经济不发达、交通相对落后的地区忽视视障人士的文化权利,形成无障碍电影的“沙漠地带”。
中国视障人士有170 0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能覆盖的受益人口仅为100万-150万,仅占视障群体的5.8%8.8%,这个比例是严重偏低的。另据统计,从2012年至2014年,全国共生产故事影片、艺术影片近2000余部,但目前制作完成的无障碍电影音像制品仅在50部至80部左右,占节目总数的2%-4.1%,这意味着我国90%以上的视障人士无法观看到我国出品的90%以上的电影作品。由此看,制定无障碍电影的普及率、覆盖率规则十分必要。
三是无障碍电影出版发行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无障碍电影涉及电影、播音和出版三大门类,虽同属文化范畴,但各有特性。集三大门类特长于一身的艺术人才极其缺乏,尤其还需要通晓视障人士生活习惯及欣赏特点的人士,这更是无障碍电影建设工作中的一块短板。
四、发展无障碍电影的几点建议
如前所述,要切实保障视障人士分享公益电影文化的权利,加速推动无障碍电影的良性、持续的发展,需要锐意改革,以创新思维为无障碍电影的建设开辟一条绿色通道。笔者现提出发展我国无障碍电影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完善和健全无障碍电影建设发展的顶层架构设计
无障碍电影的建设工作涉及到电影和出版两大门类。其中高端模式:在大中型城市建设无障碍电影院,归属电影口管理。而中、低端模式无障碍电影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则归新闻出版口管理,现这两方面均隶属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同时,无障碍电影的服务对象又和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而,无障碍电影建设发展的顶层架构设计可以考虑的一种模式,即是建立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组成的中国无障碍电影机构,全面强力统筹指导我国无障碍电影的建设工作,并使之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
1.编制全国无障碍电影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纳入公益性电影规划中,制订并下达刚性化指标:如三年规划中,150万人口左右的区域应设立一座无障碍影院。各街道、乡、镇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等,每月应放映无障碍电影一次(使用音像制品),全国大致有25000个乡镇、街道,全年放映300000场,覆盖人口可达3000万人。
2.家庭无障碍电影放映计划:在西部、西北部一些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居民分散的山区、草原等地,可以把无障碍电影光碟直接发给视障人士,使其在家中观看,满足他们对电影文化的渴求。
3.编制无障碍电影建设工作财务预算、工作流程,由各级政府设立无障碍电影专项发展基金,并实施严格的审核监管制度,实行严格的表彰和惩戒制度。
建议向国家财政部申请,把无障碍电影建设资金列为专项基金,一次申报,逐年下拨,就像目前正在广泛开展的公益电影放映的模式,各省、市、地方政府均遵循此例,设立无障碍电影专项资金。
(二)确保无障碍电影著作权的使用权利
目前无障碍电影的电影音像出品发行,均需音像出版社向著作权方购买音像版权,虽说价格不高,但费时、费力,有时难以找到著作权人。因而,根据公益性原则,建议与中国电影人制片协会进行协商沟通,争取实现无障碍电影改编电影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以确保无障碍电影的著作权使用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许可和法律的保护。
(三)健全和完善中层架构设计
各省市残疾人联合会与文广局,相对应地成立各自的无障碍电影建设工作办公室,作为非常设机构,由各省市残疾人联合会代行其责。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无障碍电影建设工作办公室的要求,编制并落实本地区的无障碍电影建设工作的规划,切实让视障人士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文化成果。
(四)进一步加强无障碍电影的宣传、交流、推广工作
建立无障碍电影网络服务,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特教学校、社区、院线示范应用。使盲人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服务欣赏无障碍影视。在全国助残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举办无障碍影视推广活动,让残疾人更好地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共享文化成果,动员更多的社会组织并借助市场的力量,让全社会对无障碍影视给与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推动无障碍影视在全国残障群体中广泛应用。
(作者单位:中国盲文出版社/责编: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