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互联网+”时代《梨园春》栏目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口 王彦霞

口 王彦霞

《梨园春》作为河南卫视1994年10月8日开播的、以传统戏曲为主要内容、以“选手+嘉宾+主持人+现场观众”为节目形式的综合性栏目,以弘扬传统戏曲、繁荣民族文化为宗旨,以喜爱中国戏曲及传统文艺的普通百姓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戏迷擂台赛”为主要特点,20多年间收视率居高不下,成为河南电视台支柱性的品牌栏目。2016年1月31日晚,《梨园春》“擂响中国”2015年度总决赛进行了四个多小时的现场直播,并在六小龄童、于荣光、周炜、范军、何赛飞等明星评委助阵下强势推出APP,通过扫描电视屏幕二维码,观众不仅能为选手投票,还能参与抽奖互动。在直播过程中,节目的网络收视率(酷云数据)高达全国第四,APP正式上线4小时内下载量近3万,微信“摇一摇”参与人数突破450万,河南卫视及《梨园春》微信公号“增粉”10万余人。该栏目为传统戏曲走上新媒体平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民族传统文化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承与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等许多场合都公开强调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当今,我国综合国力虽然显著增强,但对外要抵御各种敌对势力散布的种种“文化雾霾”,对内则要迎接新媒体、微媒体、自媒体迅速普及带来的各种挑战。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抵制“文化雾霾”、树立文化自信的内在力量,在“人人都是传播者”已经成为现实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寻道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

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上世纪40年代就曾提出,“大众媒体具有传递文化遗产的作用”,尼尔·波兹曼则在《娱乐至死》(2004)中指出,“在我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电视作为视听综合艺术,在传播速度与传播效果上都远非书籍等传统媒介所能比拟,它以大众传播特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在为观众提供娱乐休闲节目的同时,对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发展、产业链构建、文化软实力形成与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诸多在以往占据强势地位的电视栏目遭遇了观众减缩、节目衰退乃至最后关张的结局。

《梨园春》栏目二十多年来不断适应传播环境与观众需求的新变化,在每期节目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尝试变革:既发挥实体演出的优势,先后多次组团前往新疆、台湾、北京、巴西、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进行展演,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影响越来越深远,传播越来越广泛;又加强软件建设,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时主动调整演播策略,实现了逆势上扬,创造了收视奇迹。对《梨园春》传承民族文化及其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在纵向上能为其自身更好地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在横向上则为其他相关电视栏目与节目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梨园春》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梨园春》虽然是以豫剧起步,但又不限于此,而是从传统唱腔到科技传播,从单纯表演到打擂比赛,从演播“小舞台”到社会大舞台,逐渐探索出了符合当今观众欣赏兴趣的传播方式。二十多年来,《梨园春》传承的既有河南的诸多地方剧种,还包括其他省区的剧种;不仅吸引了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内蒙等国内省份及国外观众的参与,而且为曲剧、京剧、昆曲、平剧、吕剧、川剧、梆子戏、黄梅戏等剧种提供了展示平台。我国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地域特色显著,文化优势突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郑州的黄帝文化、安阳的殷商文化、洛阳的河洛文化、开封的宋文化、三门峡的虢国文化、商丘的“火”文化、济源的愚公移山文化等都极具个性,其中包含的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故土难离等思想,既是形成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梨园春》二十多年来生生不息、愈演愈火的前提,其中经典唱段《花木兰》中的自强精神、《打金枝》的和谐理念、《朝阳沟》的时代精神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梨园春》把选手与观众、表演与竞赛、艺术与传媒捆绑在一起,在抓住核心观众的基础上吸引边缘观众,培养潜在观众,使观众范围越来越宽,形成了以河南观众为核心、同时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国外辐射的广大观众群。从地域看,包括本省观众、外省观众、国外观众;从文化程度看,包括文盲、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从职业看,包括学生、农民、工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领导干部、部队官兵、空姐、警察、医生、教师等;从年龄看,包括少儿观众、青少年观众、中年观众、老年观众;从选手看,以豫剧戏迷为主体,同时向京剧、昆曲、黄梅戏、评剧、川剧、河北梆子等其他剧种的戏迷延伸;逐渐成为覆盖面稳步拓展、影响力不断增大的强势栏目,以实际行动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了贡献。

“软实力”概念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其著作《谁与争锋》(1990)中首次提出的,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当前,敌对势力仍在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对我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进行侵袭,必须有效地防止出现“文化真空”并通过优秀作品的传播建立我们的文化高地,才能真正使软实力得以提升。所谓“文化真空”,如果没有优秀文化支撑,就会出现“文化雾霾”;所谓“文化高地”,如果不以优秀的作品去占领,就会被劣质甚至反动的作品去占领。从这一角度说,《梨园春》的唱段、擂台、比赛及其制作出售的CD、光盘等,都在使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当今、优秀戏曲文化走向观众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都为传承民族文化、树立并传播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梨园春》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成效

在当今网络无处不在、智能移动终端日渐普及的情况下,电视栏目必须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思维贯穿到所有工作中,并上升到“互联网+”的高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互联网+”不仅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传播手段,也是一种运营思路;不仅是一个创意起点,也是一种互动平台。《梨园春》正是掌握了这个平台,才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掌握了在当今多样化的文化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大步前进的两个抓手。

一是充分发挥创意优势,建立产业链条,延伸“创意+广告”的商业价值。据调研,《梨园春》每期节目需要费用十万多元,年经费超过五百多万元,需有强大的资金保障,广告收入虽是最可靠的资金来源,但过多的广告收入既可能引起受众的不满,也可能妨害栏目的发展。为此,《梨园春》在打造品牌、制作音像作品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生产了“梨园春矿泉水”、“梨园春酒”,办了“德克士梨园餐厅”等,在为栏目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提供了资金。我国自新世纪初期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并很快被“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替代,产业链条、创意元素都因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梨园春》比较平衡的产业链条、比较合适的循环力度、比较稳定的资金回报等,都是其传承传播民族文化的必要基础。

二是以“打擂”增强吸引力和创意感,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广告。一般情况下,《梨园春》每一场节目中手机短信投票约10万人次,金、银、铜奖选手获得价值分别为10万元、6万元、4万元的轿车,优秀奖选手获得价值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同时对选手所在院团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万元的扶持基金,使观众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不仅如此,《梨园春》还创造性地在选手“打擂”过程中采用了名家“助演”的方式,不但从演唱技巧等方面为小选手、新选手提供指导和帮助,而且从明星效应等方面把戏曲名家、影视明星等作为参演嘉宾或评审专家请到现场,比如元月31日的“擂响中国”2015年度总决赛把全国知名的戏曲名家王希玲、汪荃珍、张宝英、汤玉英等聘为少儿组选手的助演,她们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者、“梅花奖”获得者、“文华奖”获得者等,如今却作为配角为三四岁的小选手配戏,仅仅是这一点就足够吸引广大戏迷,何况还请到了六小龄童、于荣光、周炜、范军、何赛飞等著名影视明星担任评审专家!

尽管曾有人从戏曲文化整体性的角度认为,《梨园春》以3分钟擂台赛的形式破坏了原作本身的完整性,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该栏目在当今新媒体形势下发展的一个潜在优势。戏曲文化如何更完整地传承,对于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来说属于另一个问题,但从文化传播及软实力提升的角度说,《梨园春》作为大众传媒背景下诞生的群众性文化娱乐节目,能够使其传播的戏曲唱段在受众中广为流传,能够在二十多年间面临诸多冲击与挑战时持续发展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证明它的成功。如今,栏目又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借助二维码、APP等“微平台”更多、更快、更广地推广传统戏曲,并借此实现了节目本身的创新发展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20年间传承中原文化及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15YJA760040)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表演系/责编:马莉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