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唤醒乡土记忆与传统文化自觉

作者:口 郝雨 刘凯

口 郝雨 刘凯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打造的《记住乡愁》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力图在多元价值洪流激荡的社会中,唤醒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有助于实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文化图景。

一、“各美其美”需要文化自觉

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文化自觉”的目的是让所有文化能够以一个更加理性与温和的态度与其他文化互动、交融,避免出现对某一文化的盲目接受;“文化自觉”的基础是文化理解,即若想实现文明的文化互动,就需要加强对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观;“文化自觉”的起点是自我理解,就是“各美其美”。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梳理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聚焦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深入挖掘和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本身就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唤醒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二、美在何处—“乡愁”中的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100集《记住乡愁》,100个村落故事,其实是一张乡土文化列表,一个围绕“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的传统文化清单。家谱、祖训、祠堂,同老屋、青石桥、小河一起,构成了传统村落的一部分。尽管有不同的镜头表现手法,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是共同的,那就是萦绕在亿万中国人心头的乡土情怀。透过这一个个镜头,我们记住了乡愁,同时也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记住乡愁》中着重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行了细致描摹,其所凸显的思想价值归结起来就是“天人合一”与“人人合一”。

(一)天人合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国人自古就崇尚“以和为美”,比如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就是对“和”的诠释。因为追求“天人合一”,所以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存有一份敬畏之心,不会以破坏自然环境而获得自身及社会的发展。

在《记住乡愁》中,明月湾人为了保护村头一棵树龄一千二百多年的古香樟树,不惜付出巨大代价阻止土匪和侵华日军的砍伐;为保护太湖,不惜大手笔集资建立污水处理厂,彰显了村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吾木村的村民每年都要举行祭祀自然神的“祭署”仪式。当地习俗中,“署”即自然,人类与“署”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由于人类不断砍伐树木,猎杀野生动物,排污排毒,导致了“署”对人类的报复,以至于大地干旱、河流干涸、绿洲变沙漠,而“祭署”正是要抚平大自然受到的创伤;在《记住乡愁》中,位于贵州省东南山区的岜沙村民们每人都有一个与其一同成长的生命树,他们崇拜树木,敬仰树神,敬畏大自然。敬畏天地、敬畏自然的信仰,加上深幽静谧的地理环境,使得岜沙的传统文化能一直延存。

(二)人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

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贯穿整部纪录片。《记住乡愁》讲述的是乡土情,反映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景况和风貌,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植根于这一土壤。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无怪乎三个方面,即人自身的修养,人与家人之间的伦理道德,人与社会群体间的伦理道德,概括地讲,也就是“仁”、“礼”思想。

1.修身为本—个人道德修养层面的“仁”、“礼”思想。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①修身指的是对自我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中国人对自我塑造十分重视,因此在历史中形成了许多内在的品格,这些品格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彰显,成为中国人鲜明的名片。“修身”在《记住乡愁》中主要体现在节俭、勤学、诚信、清廉等方面。

如《记住乡愁》第34集所述,“钱财亦聚亦能散,唯有清白传家远”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河阳村一朱姓人家奉为圭臬的家训。河阳人不忘先祖的教诲,把这句话刻成牌匾,供在古老的学堂里让后人瞻仰。时过境迁,在外为官的河阳村人没有一位因为贪腐受到朝廷的责罚。因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性格,河阳人以莲花作为自己的护身符,视祖训为己任,真正实践了莲花的精神,在浑浊的社会中矗立起廉洁、正直的丰碑。

第53集中有句谚语讲道:“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这句湖南湘西龙华森线老车村的土家族谚语千百年来激励着这方百姓,勤劳、质朴也成了这里人血液里流动的传统,“惟耕惟勤,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土家文化在时间的不断冲刷后依然经久不息、缠绵不断。在老车村,在田间劳作的老人随处可见,对他们来说,能在晚年整日待在生命被倾注最多的地方,也是一种幸福。这里的姑娘织出来的花也是土家织锦绚丽多姿的体现,这里的汉子除了忙着农耕,还要忙着去学一门手艺,因为能工巧匠在这里是很吃香的,想讨个漂亮姑娘做老婆,这是必需的。“勤劳”二字是被刻入土家族人的图腾中的,在这里勤劳被膜拜,就像是某个远古的神被祭祀,刻有“勤”字的特色食品、模仿劳动场景的摆手舞到处可见。

甘肃天水凤山村因其宽厚悠久的文教情怀以及络绎不绝的人才涌动,被人誉为“陇上小邹鲁”。这里有胡瓒宗的后人,依然流传着诗的雅趣,借诗咏志、不忘家国,这里有20年坚持不懈的农民作家,虽然以书摊为生活来源,但是这种精神留在了凤山村,激励着后辈。这里有赋诗吟词的乐趣,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淳良,这里祖祖辈辈对理想的追求与执着从未消失。

中国乡土社会讲求实用精神,这种实用的精神安下了现世的色彩。一般人们会把天国现世化,即把现实作为理想的底稿,把现世推进天国。对生活的态度是以克己来迁就外界,那就是改变自己去适合于外在的秩序,这也是中国人乐于“修身”的根源所在。②

2.齐家。“齐家”的“齐”有整理和治理的意思,在古代齐家的意思是使家庭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在纪录片《记住乡愁》中,“齐家”更多的是亲亲和孝悌,是对家和家人的重视。

《记住乡愁》所展现的一个很重要的主体价值观就是“孝”。屏山村里,吃饭动筷十分讲究。有老人同坐时,其他人不准赶在老人之前动筷,在老人吃完后碗筷方能放下。而对于前童人来说,“孝”是他们一贯秉持的核心文化。塔山鹿山是他们的父母山,元宵行会则是他们祭祀祖先童濠的盛会,这里还有为行孝而终生未嫁的孝女,连许多民俗和美食也与“孝”文化息息相关。

我们都知道,“孝”的实施者是子女或岁幼者,而实施对象为父母、年长者。“孝”行为的实施以情感为依托,但也需保证空间距离的紧密性。当代中国的许多父母在农村或小城镇,子女来大城市打拼,空间的距离弱化了“孝”行的实施。但《记住乡愁》所展现的安徽黟县屏山村,至今也没有出现过一位独居老人。这里的传统是:家中的长子要于父母年老后回到父母堂前养老送终。这一传统起源于数百年前一个“抗旨弃官”的故事。故事到了今天,又有了现实版本。为报父母恩,32岁的舒志新毅然放弃城中的高酬工作,回到村中敬养父母;为悦父母心,64岁的舒育玲从小刻苦学习,从贪玩的孩童蜕变为中学校长;为承父母志,人民艺术家舒绣文的儿子在母亲99岁冥诞之日,将母亲骨灰撒入家乡故土,落叶归根。不仅如此,屏山村里的祠堂和牌坊也保留完好,早已成为村人心中的“孝字丰碑”,“孝”文化也成为屏山村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在行“悌”方面,苍坡村是典型的例子。苍坡村的望兄亭,是李氏第七代李嘉木为他的哥哥李秋山所修建的。南宋时,这两个弟兄各自成家,需要分家单过。而李秋山毅然把老屋留给了弟弟,自己去村对面重新开基立业,建造了方巷村。从此以后,苍坡李氏在每年祭祖前,都要先到方巷村恭请兄长的后代,在拜祭了兄长的祠堂后,才一同回到苍坡。就这样,兄友弟恭,兄弟同心的传统一直绵延不绝,代代相传。

3.治国。对于一般人来说,“治国”意味着在个人与社会的相处中摆正个人的位置,处理好与其他人的社会关系,只有这一个个小的个人关系处理得当,国家这张大的关系网络才能彰显力量,在《记住乡愁》中,邻里之间和睦、互帮互助的友爱关系正是“治国”文化张力的体现。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在中国乡土社会,“治国”要建立在“无讼”的礼治秩序上。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促成问题的解决,而是诉诸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行矛盾调解。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自然也是教化。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调解员大多为乡里的年长者。③纪录片对查干哈达村的记述,主要围绕的是传承了206年的“睦邻节”。受“一家有事百家帮”的睦邻精神鼓舞,查干哈达村邻里关系和谐,互帮互助,极大地降低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发生率。而“睦邻节”正是传承这种睦邻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促进邻里和谐,睦邻节前夕,有过矛盾的村民要互相道歉,村里的老人也会帮助有家庭矛盾的夫妻化解矛盾,避免离婚现象的发生,或者促进离婚的夫妻复婚。与此同时,“睦邻节”上“同食一锅粥”、“落一屯不落一人”等细节也都真正践行了“和睦”二字,这一节日精神也渐渐感染了邻村的人们,而从查干哈达村走出的人也将“睦邻”精神传播到他乡,影响到更多的人。

“治国”,表面上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但实际上则是礼治秩序的遵守。从空间 维度看,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来协调每个人的个人行为,也是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因此,乡土社会的社会联系是长成的,是熟悉的,人与人之间有着高度的了解;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每一代的人都在同一周期中生老病死,遵循同一个公式、同一个规律,变动不大。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性较小,秩序的维持就成了常态。 

“修身齐家治天下”,这一维持社会安定的传统价值观,被仙居县眠牛山的李宅村奉为族规。自南宋年间祖先迁至此地时,李宅村人就制定了以“修身齐家济天下”为目的的族规,列出了李宅的“十训八诫”。村里耄耋老人桂鉴鳏居一生,义务为村里人担任邮递员的角色,并凭借自己手艺活所得的收入来资助素不相识的学生上学。李宅人不仅严于修身,还精于持家,镜头里,父母儿孙、兄弟姐妹齐聚一堂,共享“合家饭”的其乐融融景象让人着实温暖。正是在这种“修身”、“齐家”价值观的浸染下,如今村里治安良好:“筷子插门”,夜不闭户的景象随处可见。老人食堂的建立,免费餐食的供给,空巢问题的解决,都与李宅祖训“修身齐家济天下”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如此,李氏家族长达900多年长盛不衰,逐渐枝繁叶茂。

“天人合一”、“人人合一”这一乡土社会一贯遵循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乡土社会其实是一个可沟通社会。在这里,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互动减少化解冲突,增进彼此了解;在这里,传统和历史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美的载体—“乡愁文化”中的仪式

信仰与仪式通常被作为人类学宗教研究领域中两个重要的范畴,前者是对自然、社会与个体存在的信念假设,后者则是表达并践行这些信念的行动。④

从詹姆斯·凯瑞的角度来看,社会现实中的一切交往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仪式。而传播仪式观研究不是把传播过程视为相互间的信息发送或获取,而是将其视为参加一次神圣的弥撒仪式。在参加这个仪式的过程中,人们注重在规则化的仪式程序中使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描述和强化。

在《记住乡愁》中,传统文化正是于仪式中表现出来的。通过一个个把大家聚在一起的仪式活动,人们共享着某种文化和价值观。通过祭祖、修族谱、修祠堂、过节等仪式,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阐释和传播,于节目中的村民而言,仪式所完成的就是文化的自觉与内化过程。

例如,在《大陈村—孝风永彰》一集中,在大陈村汪氏宗祠建祠300年的祭祖仪式上,一大碗荷包鸡蛋面供奉到祖先的牌位前,鸡蛋卧在面条里,寓意“见面认子”,这是自六百多年前大陈村始祖传承至今的祖训,告诫人们及时行孝;在《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无》中,培田村村民认为,重修族谱的意义不亚于修复祠堂,“三代不修谱就不孝”这句广为流传的话也是有来因的。在培田村,每一个人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辈分、尊卑,这样可以带来心灵的安定平和,使他们自律、自觉。

《记住乡愁》的每一集都有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主题,反映的是村落所历代崇尚的价值观,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直接通过文字媒介表现出来,这些媒介包括对联、族谱、传统节日等。第二类通过日常生活交往过程展现,比如从邻里关系、夫妻关系、对待老人的态度等方面形象化地体现其所遵循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呈现载体是共同的,即仪式,前者是一种更为程式化的仪式,后者的表现形式则更为随意。

四、怎样对待“美”—“乡愁文化”的前景

《记住乡愁》通过对古村落风貌的展示,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是国人进行文化自觉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教材,但我们也应看到,商业化所带来的人口流动也使得乡村更多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新环境下,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思路和眼光来对待传统文化,是应该继承还是寻求改变?传统文化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是否适用?

首先,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纷纷涌入古村落参观、游览,这一方面振兴了村落经济,使得原本外出务工的村民看到商机而踏上返乡之路,这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履行责任,更好地“齐家”、“治国”。但人口流动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天人合一”要求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商业化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其次,在乡土社会中,哪些传统文化是需要继续继承的,哪些是需要有所取舍地继承、甚至摒弃的?这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传统,但同时也应该理性地看待传统,对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于社会无益的思想如重男轻女、男女有别等思想应予以坚决摒弃。

再次,中国正在推动城镇化进程,城市、城镇与乡村社会的格局有所区别,城市是一种地缘性社会,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是契约社会的基础。这样的社会固然更为理性,但却少了些乡土情,少了些可沟通性。可沟通 城市的创建可以从乡村社会的“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中汲取经验。

尽管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之间存在矛盾,城市化和遵循传统之间存在矛盾,但不管怎样,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还是十分必要的,它能让我们在个人成长中不忘恩负义,在社会转型中不随波逐流,在对外交往中不自轻自贱。

注释:

①②③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④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责编:丁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