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乐亭文化宣传部门制作的《呔商传奇》,是一部反映清朝中期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乐亭人闯关东的电视纪录片。该片于2015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首播。在该部纪录片中,观众看到了一支不被公众熟知的中国商业力量—冀商,而呔商作为冀商的三支之一和冀商的典型代表,令观众耳目一新。
一、冀商—一支长期被公众忽视的重要商业群体
在明清以来的商业史上,有十大商帮,即晋、徽、鲁、闽、粤、陕、浙,江右、龙曲和洞庭商。其中,晋商的胸怀、徽商的仁义、浙商的胆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为这些商帮的文化标签。在电视中,不乏表现这些商业群体历史和精神遗产的作品,其中,反映晋商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白银谷》等作品已 成为经典,反映徽商的电视剧《大清徽商》,反映浙商的电视剧《郑氏十七房》、《十万人家》、《鸡毛飞上天》、《温州一家人》等也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成为经商题材电视剧的代表之作。而相关题材的纪录片、访谈类节目更是不计其数。与晋商、徽商和浙商的闻名天下不同的是,中国商业史上的重要力量—冀商却默默无闻。近年来,河北文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论证,对商帮的区域性、集团性、专营性和人文性进行考量辨析,认为以老呔帮、张库帮、冀中帮为代表的冀商确实存在于明清及民国时期,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贡献之巨大、成就之辉煌,与晋商、徽商、浙商相比,毫不逊色。在当代新冀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于公众视野的背景下,在今天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对传统冀商经验的借鉴和精神的传承,对于新冀商来讲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文艺作品的推广传播就是积极面对这些历史资源的重要路径。早在2006年晋商题材电视剧风靡全国的时候,河北文化界就说,“没有一个冀商题材的叫得响的图书或影视,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历史,我们还是太忽略了”,政府官员也呼吁“是时候提出‘冀商’概念了”。而近十年来,只有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境门》是以冀商为叙事主体的。在这种情况下,《呔商传奇》历经千辛万苦制作出来,其精神可嘉,其价值不可小觑。它显示了民间和基层对于发掘冀商历史和冀商精神的迫切性,也代表了河北本土商业界人士对冀商精神的渴慕。
二、《呔商传奇》在挖掘冀商历史和精神上的可贵努力
1.以乐亭呔商为叙事对象,证明冀商的区域性
中国历史上的几大商业群体,都因其明显的地域性而著称。其群体内的商人基本上都由血缘、地缘等因素连接在一起。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里所说,“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各企业之间层层连接,规模不断扩大,直至覆盖全球,用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当今的互联式电脑网络”。晋商主要是以位于 晋中盆地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人组成,这四个县紧邻,文化习俗、地理环境基本相同,在人多地少的困境中,被迫走口外、闯世界,形成以晋中人为代表、辐射周边地区人群的晋商群体。
在《呔商传奇》这部纪录片中,这群活跃在东北大地上的商人基本都来自渤海边的一个小县—河北乐亭县。他们大都像武百祥一样,告别故乡,跟随某个亲友来到关外谋生,通过以亲带亲、亲友帮衬的方式,把一批又一批当地人带到关外的某一个城乡,不断复制这种商业发展模式。纪录片只有短短上下两集,无法展示更多像武百祥一样的呔商精英,但就是这短短两集,却通过典型人物的典型案例将乐亭呔商的地域性展示得相当充分,让乐亭呔商这个河北籍贯的商业群体清晰地进入全国观众的视野,让观众在触及河北当代经济文化时,能联想到河北这片土地上也曾经养育过一批又一批商业群体,这些群体为中国近现代的商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以典型呔商的创业拓展史为例,论证冀商的团队性
明清两代,中国的规模商业开始集中掌控在地域性商人群体之间,比如山西商人、安徽商人、江浙商人、广东商人等。这时期的商业结构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或家庭商业经营模式,而是以多种较为先进的方式形成商业组织和经营模式;同时,经营范围也超出商人的家乡,开始走向全国乃至国外。各地商人以地域出身为纽带形成影响广泛的商业势力。以晋商为例,山西商人在包头等地的商业规模扩大后,他们开始成立商会,发明了通用于一定范围的票号,互通商业信息和资金周转。晋商,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小商人的商业团队出现在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多国。
3.记录几大呔商的经营业务发展,说明冀商的专营性
中外商业史上的重要商业群体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的经营项目相对集中,且具有相对的垄断性或在某个地域范围内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历史上与晋商齐名的徽商,他们主要经营盐、棉(布)、粮食、典当、文房四宝,尤其是盐、茶和文房四宝,这几类商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徽商手中。如安徽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从事贩盐,他所售之盐占淮盐的一半以上。乾隆末年,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银子,而出口商品中徽商的茶叶占第一。在晋商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这种以经营某种商品成为具有影响力商人的事例很多,这些商人形象成为晋商群体的代表和符号,被后人铭记。
《呔商传奇》以1926年张作霖派人查封了沈阳城内呔商经营的大商号“天合盛”经营的钱庄,并枪决5名钱庄大掌柜为开场。尽管纪录片此举本意是为了说明呔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的衰亡命运,但它也从侧面说明,呔商之所以成为一个商业帮派,就在于其经营领域相对专业,在某些商品领域处于领头或垄断的地位,在当地或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导致其被官僚资本以及后来的日本帝国主义资本排挤。在纪录片下集中突出了呔商在20世纪初的商业创新和拓展,讲述了哈尔滨大罗新寰球货店这个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百货商店的诞生,以及随后出现的同记商场以及大同百货商场的发展。这些在哈尔滨甚至在当时的上海都很少见的百货商场,全部由呔商创办,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纪录片通过这些镜头,把呔商的形象向更为鲜明的方向推进,让今日的观众看到了一群与时俱进的冀商群体,看到了冀商身上值得今人继承和发扬的闪光点。
4.穿插介绍呔商处理商务和家国事物的智慧,阐释冀商的人文性
当商人的商业行为还处于求生存、资本积累的阶段时,这种经营还谈不上商业,它只能称作买卖,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商人、商业以及商人的行为只是按照最朴实的行业规则行事,谈不上商业文化、商人价值观等形而上的东西。但是,当商业规模、经营范围等超出一定界限时,这种商业行为背后就隐含了多种历史文化因素,这时候的商业活动是按照一定的“三观”进行的,商人群体身上具有了不同的气质,这些元素就表现了这些商业群体的人文特性。中国商业史上的几大商帮,都有其符号化的人文特色,这些特色不断被后人提及,并融入到当地商人的血液里,指导着他们的商业行为及为人处事。比如,同样是经商赚钱,晋商将经商视为“命”,即命运;徽商视为“路”,即达到理想的路径;浙商却视为“生”,即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这些对经商行为相差甚远的认知观,成为这些商帮区别于其他商业群体的人文特性。
纪录片《呔商传奇》容量有限,无法深入到呔商的更多层面对其进行文化寻根,但在短短的上下两集中,也于细微处把呔商之所以是呔商,而不是晋商、徽商或普通无名商人的深层次原因挖掘出来了。冀商不畏权威,靠勤劳智慧致富,这正是今天中国社会提倡的经商正道。该部纪录片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很多启示,为其今后对冀商历史和冀商精神的挖掘提供了更开阔的思路。
基金项目:2013年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琼台师专语文教育专业院校合作实践化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Hjjg2013-55)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责编: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