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电视节目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它带动了区域旅游信息的传播,拓展和丰富了电视这一媒介的传播内容,增强了电视的文化教育、娱乐休闲、服务功能,为大众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旅游资讯。旅游行业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信息依赖型产业,需要借助于电视媒介进行旅游信息的传播,以实现更好发展。
一、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内涵及表现内容
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内涵丰富,且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而言,旅游类电视节目涵盖了电视风光片、纪录片、综合类节目中所出现的旅游板块等内容,属于充分挖掘各地域旅游资源、记录当地旅游人文生活、传播各地区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宗旨的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狭义而言,旅游类电视节目指的是紧密围绕各地区旅游活动进行当地旅游资源的介绍,以更好地展现当地的历史、地域文化,旨在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电视节目,例如,新疆电视台所推出的典型的旅游类电视节目《走进新疆》。本文仅探讨属于狭义上的旅游类电视节目。
迄今为止,理论界、学术界、业界等对于旅游类电视节目的表现内容、形态划分并无确定的参考标准,而这两方面是旅游类电视节目创作的根基,只有明确其基本特征,才能明确此类节目的传播意义、创新意识与未来发展。就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内容而言,当前我国旅游、电视界并未达成统一的定论,很多旅游类电视节目制作人认为:“旅游类电视节目应当以特定旅游者、爱好者作为节目的受众对象,着重展现旅游这一特定范畴内的节目”。
在旅游类电视节目中,“旅游”一词所体现的是一种“大旅游”的观念,并不局限于某一项具体的活动。其不仅属于一种经济行为,还体现了受众的一种精神需求,体现了社会性,涵盖了旅游者、旅游审美、自然、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关系,还涉及到旅游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于旅游类电视节目而言,其表现维度也存在很多类型。就审 美角度而言进行此类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重点进行自然景观的表现,在进行画面拍摄时,必须着重展现旅游景点的形象美,对于山水风景而言,往往需要涵盖山水的雄、奇、怪、幽、旷、险等丰富形态,着重凸显动态与色彩美感,突出景观的美学、观赏效果。就休闲文化视角而言,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提到的那样:休闲文化主要涉及到三种类型,一是对于生存的享受,包括满足饮食、休息、消化、睡眠等的生理需求;二是对体能刺激的享受,包括远足、散步、跳跃、舞蹈等类型;三是在认识中的享乐,也被称为精神感受方面的享乐,如鉴赏、思考、吟诗、作画、读书等。而旅游类电视节目更关注突出受众的文化品味,体现知识性、趣味性与审美性。因此,若就产业经济视角而言,节目必须关注突出旅游业的地域、季节、阶段性等多重特征。
二、旅游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
明确了旅游类电视节目的表现内容后,不难发现,此类节目从“大旅游”视角出发,促进了旅游知识、信息的普及和推广,满足了受众对于旅游资讯的传播需求,提供了旅游互动平台,扩张了受众的范围、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有助于旅游文化知识的推广和普及,促进旅游资讯的传播
目前,我国旅游业仍以娱乐性作为主要目的,以观赏性作为外在依托而不断拓展的产业链条,其不仅全面涉及到了旅游景点周边行业,包括自然、人文景观、美食、服饰、绘画、声乐等,还容纳了庞大的旅游文化知识及纷繁的行业资讯。在娱乐消费理念逐步朝着多元化方向嬗变、观赏需求标准不断提升的今日,有助于引导游客快速、科学地获取旅游文化资讯,以更好地协调受众的娱乐观赏体验,加快旅游产业效益的持续改进。对于依赖旅游业运作而出现的各种视、听、体验类形式,诸如旅游类电视节目等应当科学地审视、把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借助于广泛分布的动态媒体信息资讯,归纳构建旅游文化知识体系,并借助于电视媒体平台加以概念介绍、重点剖析、咨询分享等,在推广、普及各地区旅游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旅游业资讯和信息的传递、释放。
例如,2012年青海卫视推出的一档旅游类电视节目《时尚旅游》,介绍与传播各地区的旅游文化知识,在受众中倡导一种现代化的旅游方式,并集人文性、娱乐性于一体,同时,又不失轻松、新颖、时尚元素的融合。该节目一经播出便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节目解说专业而诙谐,旅游建议与指导相结合,科学而实用,因而实现了娱乐、时尚热点的讲解与观赏旅游体验的相互融合。不仅如此,这档节目以敏锐的视角成功捕捉了时下旅游业的最新看点,同时渗入了灵活的旅游文化知识,将个性化信息成功释放,给人以轻松、幽默又不失专业水准的体验,也为受众群体提供了丰富、多样化的旅游文化知识及旅游业的动态资讯。如2013年后半年,长三角地区掀起了一场关于小团体环保自驾游的风潮,该节目迅速找准切入口,并重点选取乌镇、绍兴、南京三个典型的长三角旅游城市进行实地拍摄,节目连续三集集中进行了推荐,逐步对环保旅游、自驾游、古镇情况展开了细致、深刻的讲解,并就长三角旅游业的现状、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评点和预测。
2.搭建旅游互动平台,拓展受众群体范畴
作为一种兼具展示性、文化性、观赏性、消费性的群体活动,旅游活动无论在情操陶冶、心境改善,还是景点知名度提升等方面均具有十分有效的功用。因此,通过搭建一个稳定的互动性沟通机制,有助于各地区具有相同出游观赏、消费体验的爱好者打破时空的限制,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沟通、分享,促进旅游活动的群体容量、拓展各阶层受众的范围、改善旅游业层次、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收益。而旅游类电视节目自身的娱乐性、休闲性,兼具开放交流性等特征,直接决定了其能够搭建一个话语平台,更好地分散传播渠道,体现电视媒体在旅游传播方面的价值。当前,多数旅游类电视节目普遍实现了纪实、体验、邀请、沟通、连线、分享等互动环节,实现了旅游互动平台机制的建立,增大了旅游活动的受众范围。
例如,2004年我国旅游卫视节目《行者》,以户外旅游为视角,结合旅游中体验与交流的记录、互动,逐步受到了户外旅游爱好者的青睐。这档节目主打户外旅游动态、方式的解读,加上纪实体验、户外旅游爱好者信息分享、沟通交流、连线讨论、实地摄录、跟拍解说、演播评点、嘉宾发言等多个环节,从独特视角下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活泼、轻松、新鲜的感受。通过进一步的改良、升级,如今的《行者》已全面确立了以“纪实体验”、“平台互动”为基础的形式,开始逐步朝着更新、更全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扩大了受众群体的范围。如2014年后,该档节目保留了纪实、互动的风格,同时,将视线拓展到了国境边陲地区,重点为小团体户外旅游爱好者的出游提供服务,力求借助于更真实、更多元化的摄录、解说、互动、实用探索,持续吸引更多酷爱户外旅游的朋友加入到此互动平台中。在2014年4月的前3期节目中,节目重点介绍了青海湖、祁连山、敦煌戈壁的骑行活动,采用全程跟拍、纪实、转播、评点、交流等多项有机结合的方式,邀请了部分记者、观众参与体验,即时进行了心得分享,并对旅游动态进行介绍,令观众心驰神往。
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新世纪以来,以娱乐、休闲、观赏、消费为导向的旅游业成为受众精神文明取向的基本承载体,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意识氛围的多元化嬗变,并朝着全民娱乐、休闲、理性消费等方向发展。旅游类电视节目也承担起了引导、助推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类电视节目多以营造全民旅游氛围、间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基本意旨,极大地提高了旅游文化的熏染性,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此类节目不仅涉及地域广泛、内容宏阔、形式多样,而且实现了人文、自然内涵同旅游业前景趋势的交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强大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的氛围,影响了万千群众的旅游行为。
例如,2010年所推出的节目《远方的家》,是当前我国一档优秀的大型综合性旅游类电视节目,这档节目以严谨的制作态度、博大深刻的文化内涵、敏锐的洞察力,使得同类节目黯然失色,通过子栏目的不断呈现,打造了卓尔不凡的节目风格。如在《百山百川行》子栏目中,集中对我国“华夏母亲河”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三江奇景等知识的介绍,还涉及到当地人文民俗、景观、交通、食宿等最新资讯,嘉宾、观众能够进行心得、体会的分享、交流,集体进行出游方案的研讨,并对旅游发展路线进行讲述。
三、结语
一言以概之,旅游类电视节目不仅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富有深刻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多数节目解说生动、点评鲜活,兼具多元化、实用性的指导建议,已发展成为当前一类典型的娱乐、休闲、消费性电视节目的代表。不仅如此,旅游类电视节目还承载着深刻的媒介传播价值,对于促进我国或各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增益效果。因此,电视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旅游类电视节目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传播价值,实现二者的双赢。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基于钻石模型的服务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以高尔夫俱乐部为例 编号:86·自选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责编: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