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认识两岸报道“新常态”

作者:口 陶宏艺

口 陶宏艺

“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模式的理性描述。“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①

“新常态”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有质的变化;二是“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有长期性。以“新常态”视角来审视两岸关系的演进和两岸媒体传播模式的变迁,我们发现,两岸报道也正在进入一个不同于以往、相对稳定且还将持续的新时期,笔者称之为两岸报道“新常态”。

一、“新常态”下的台湾民众价值取向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历史性的首次会谈,谱写两岸关系新篇章;2016年1月16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绝对优势领先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将首次“完全执政”。

笔者认为,两件大事的深层次含义不在“统”“独”之争,而是两岸关系进入“新常态”的集中表现。两岸领导人第一次“坐下来谈谈”,既是对过往两岸关系交流磋商成果的巩固,又是一次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两岸和平发展是人心所向;而民进党“上台”,则标志着台湾“政党轮替”进入常态并逐渐稳定,成为台湾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常规构成。 
 
由于两岸特殊的政治关系、历史渊源以及在国际社会上的发言权差异,如今台湾民众有关民族、国家观念趋向更务实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 的‘岛民心态’。”②务实、在关注个体命运的基础上对现实议题进行综合考量,这样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将继续影响台湾民众的认知,成为“新常态”。而大陆媒体也应该善于阅读这种心态,在坚持原则和彼此尊重的前提下,换位思考,将两岸报道分解为具象的民生议题,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二、“新常态”下的两岸媒体传播格局

两岸媒体传播与两岸政治形态密不可分。从对立走向交流合作,两岸媒体传播已历经了两个阶段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之前为第一阶段,推行‘军事喊话’模式,媒体报道成为军事政治斗争的战略附属;20世纪80年代进入第二阶段,形成‘对台宣传’模式,媒体报道成为双方政治、经济宣传的战略需要。”③前者是分离状态下的情绪对抗,后者则是“破冰”后的试探与磨合,带着较浓的政治色彩。进入21世纪,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从此将进一步向更为全面、双向、常态化的方向发展,并由此进入到机制化与制度化发展阶段”④,两岸媒体传播也随之出现新的特征。

1.民生议题交集

在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共同的文化基因加上经济领域的深度关 联,使两岸互相辐射、交集的议题不断增多,产生“同频共振”,逐渐渗透到两岸民众的日常生活。例如,陆客赴台自由行的开放,不仅增加了台湾观光服务业的产值,而且在两岸直航、交通安全、疫情通报、医疗合作等多个领域衍生出共同话题,成为两岸媒体报道热点;以往,大陆的食品安全事件经常为台湾媒体所围观,而2014年发生的台湾强冠集团“地沟油”事件,也扩散至大陆地区,食品卫生成为两岸共同话题;2015年10月,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动工,两地民众将“同饮一江水”,这被两岸媒体誉为海峡两岸的一个民生“示范工程”⋯⋯类似案例不一而足。民生议题的不断交集,比单一的意识形态输出更真实、触达率更高、更能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因此日益成为两岸媒体致力拓展的常态报道。

2.节目双向输出

以往,台湾热门剧和当红节目如《康熙来了》、《超级星光大道》等为大陆观众所热捧,而近几年来大陆节目大有“逆袭”之势。大陆热门电视剧《甄 传》在台湾各大电视台轮流播出了十几遍;《芈月传》刚在大陆走红,许多台湾观众就已迫不及待地在网络上询问“何时登录台湾荧屏”;2013年,台湾中天电视台购买版权播出《中国好声音》,首播收视率超过了同时段的《康熙来了》;同年东森电视台转播《我是歌手》第一季总决赛,该时段收视率竟然比平时上升了220%;次年,台湾八大电视台则干脆买下了两季的《我是歌手》版权。大陆媒体邀请台湾明星加盟节目,反向输出至台湾,在两岸观众中产生了共同话题,形成“共同语言”,无形中增加了两岸的互动。

3.媒介融合加速

近几年来,由两岸媒体联合运营的项目、共同主办的活动显著增多,辐射面逐渐加大。海峡卫视和台湾东森财经频道联合制作两岸财经评论节目《ECFA进行式》;台湾《旺报》、厦门《海西晨报》、新浪网联合主办“海 峡两岸汉字评选”活动;厦门卫视《两岸新新闻》提出“两岸共同新闻”概念,与台湾中视、华视同步采编、同步制作、同步播出;泉州广播电视台联手台湾华视,共同执行“端午海峡两岸对渡文化节暨海上泼水节”电视直播活动,在两岸产生深远影响,并促成泉州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岸媒体通过项目合作推动资源合体,一方面节约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相互借助对方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拓展传播平台,实现项目落地,产生更大的效益。

而在新媒体风生水起的今天,海峡两岸的传媒变革也在加速展开。面对新媒体的剧烈冲击,两岸传媒业者已开始尝试建立互联网合作机制,探寻两岸媒体合作新模式。而基于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新媒体,可以打破时空局限,改变常规媒介难以在两岸落地的尴尬。两岸媒体携手,共建新媒体,以创意黏合两岸用户,通过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催生新的项目,将可共同壮大媒体产业链,在全新的平台上进一步服务两岸民众。

三、“新常态”下的两岸报道提质增效路径

“新常态”的本质是提质增效,追求更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速度变化,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动力转化,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⑤笔者认为,“新常态”下的两岸报道,同样可以从速度、结构和动力这三个维度中获得启示,探寻提质增效之道。

1.速度变化:“快”“慢”结合制定传播策略

从操作层面看,这几年,大陆对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比过去更大气、务实,更注重可持续性,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和耐心。在大陆方面的主导下,两岸关系也将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步骤,以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为先导,通过打造长期共同利益链条和命运共同体来实现更长远的目标。

对媒体来说,“新常态”下的两岸报道,首先应体现速度和节奏的变化。一是“快”,在两岸信息传递上继续“提速”,这是对新闻时效的本质要求;二是“慢”,也就是正确认识两岸和平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进程,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有杂音,媒体报道更应注意分寸,把握“火候”,在战略执行层面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操作中力求更加全面客观,避免片面的解读和“高压式”的报道语态。

台湾媒体商业程度高,新闻普遍娱乐化,在报道大陆时固然时常存在刻意丑化、以对抗性议题为噱头“博眼球”的现象。而大陆媒体报道台湾虽然相对客观,但不可否认也存在“错位传播”情况,许多大陆媒体选择台湾新闻尤其是社会民生新闻经常突出负面新闻,这同样有失偏颇;而面向台湾的报道则时常带着明显的政治意图,有“宣教”、“填鸭”之嫌,难以获得目标受众的认可。必须看到,从打破“坚冰”到不断交流融合,两岸“求同存异”一直是双向的过程,而非一厢情愿的臆想。大陆媒体要在两岸报道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必须正视两岸受众的差异和台湾民众的真实感受,改变宣传思维和功利心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文火慢炖”方可潜移默化。

2.结构优化:专业内容服务对接受众需求

两岸报道的服务对象是两岸受众,“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是新闻信息流通的终端,也是信息、媒介以及传播者的检验者。”⑥如今,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经济、文化融合趋势明显,受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单向的意识形态灌输不仅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容易激发抵触心理。

体现在具体操作上,就是淡化政治色彩,突出民生议题,加大经济、文化、娱乐等节目的比重,对接和刺激受众需求,提高传播效果。近几年,许多大陆媒体都对传播内容做出了专业化的调整,海峡卫视《ECFA进行式》主打财经牌,为两岸受众提供专业的经济形势分析和投资指南;厦门卫视《两岸新新闻》主打观点牌,邀请两岸知名评论员“速评两岸、深读中国”;泉州广播电视台《唐山过台湾》主打人文牌,以闽台姓氏渊源为脉络,回溯历史,正本清源,探寻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泉州广播电视台广播入岛节目《安安时间》则主打生活牌,由台湾知名主播安安用闽南乡音向台湾听众推介大陆的风土人情、投资环境;此外,“两岸闽南语歌星选拔赛”“两岸闽南人电视春晚”等娱乐节目的打造,也培养了不少台湾“粉丝”。

需要指出的是,淡化政治色彩不等于放弃政治原则。“新常态”下的两岸报道,政治导向仍是媒体必须遵循的准则,只是呈现方式有所改变,更多地以隐性传播的形态融进具体报道案例中,化为情感、价值和利益,“润物细无声”。

3.动力转化:民间力量主导推动融合创新

两岸关系的主体是两岸同胞,两岸关系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民间。在两岸政治商谈仍然无法全面正式进行之时,两岸各项议题的操作以民间形式出现,或以民间的名义进行,往往比官方出面更容易推进,效果更好。同样,在“新常态”下,从事两岸报道的媒体应逐步淡化官方身份,通过民间力量主导,推动融合创新,开拓传媒市场。

一是商业的力量。传媒领域的深刻变革,让参与两岸报道的媒体更加注重市场经营规律和受众消费习惯。以商业化的眼光来观察海峡两岸这个特殊的传媒市场,可以看到,两岸媒体在新闻报道、媒体融合、产业拓展方面仍有许多合作空间,两岸媒体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应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资源互补,共同探索包括创意、内容、营销、资本运营和人才培养在内的深层次合作方式,打造可持续的商业合作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在融合中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

二是宗亲的力量。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约80%的台湾居民祖籍福建,许多岛内政商名流、文化名人如连战、宋楚瑜、谢长廷、余光中等,在大陆都有宗亲族人,对两岸关系有着深远影响。中华文化特有的宗族观念,让中国人不论走多远,血脉意识、乡土情怀都不会改变,也让台湾民众认祖归宗的观念相当强烈。借助宗亲、同乡情谊发起的两岸交流活动,其民间性比较容易排除政治因素的干扰,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参与。比较典型的如两岸“同名村”活动,自2013首次举办后,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的两岸村落不断增加,主题也从“寻根”、“续缘”拓展到“两岸共建新家园”。在媒体的两岸报道中,宗族文化和宗亲群体不仅是传播的重要素材,也是推动传播的重要力量。

三是信仰的力量。闽台“法缘”相循,台湾四大民间信仰妈祖、关帝、保生大帝、开漳圣王都从大陆分灵而来,深入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各个阶层,包括不同的政治党派。台湾每逢选举活动,候选人无论什么“颜 色”,遇庙必拜,也是一大特色。自“破冰”以来,两岸之间的各种祭祀、谒祖、活动持续不断。2010年,“首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在福建泉州举行,两岸关帝信众云集,泉州广播电视台和台湾华视联手直播,并将活动盛况做成音像制品永久留存,得到两岸信众的追捧;同年,厦门广电集团联合台湾民视等单位,以保生大帝信仰为题材,拍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成为两岸第一部正式合拍的电视剧,并在两岸主流媒体同步播出,开创了合作新模式。由此可见,传播信仰文化,将其打造成两岸的文化交流品牌并成为常态,两岸媒体依然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经济领域的“新常态”,指向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而两岸报道领域的“新常态”,同样体现浓浓的民生情怀和理性思维。两岸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媒体唯有顺应规律,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探索“新常态”下的新路径,方可在新一轮的两岸报道领域抢占话语权和制高点。

注释:

①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日报》,2014年7月28日,第1版。

②王晓萌:“向台湾报道台湾”—涉台报道的第三个命题,《中国广播》,2015年第8期。

③陈忠坤:模式重构:两岸媒体传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11期。

④刘国奋:“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的两岸关系探讨,《台湾研究》,2010年第4期。

⑤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2014年11月9日。

⑥刘光牛:明确受众定位 强化传播效果,《对外传播》,2004 年第7期。

(作者单位:泉州广播电视台/责编:刘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