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从《园林》看建筑类纪录片的画面构图

作者:口 戴瑞卿 葛楠

口 戴瑞卿 葛楠

纪录片运用摄像镜头,将生活的原生形态真实完整地进行记录整合,将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真实记录原汁原味生活常态的节目类型能快速吸引观众的目光,缓解其他类型节目带来的审美疲劳。本文以建筑类纪录片《园林》为例,着重分析建筑类纪录片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及构建形式,以此说明画面构图对纪录片感染力与震撼力的促进作用。

一、纪录片画面构图的接受规律

纪录片画面构图首要的目的就是满足观众的接受规律,进而才能用画面语言进行叙事。首先,纪录片的画面构图要清晰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思想。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艺术形式,电视纪录片要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让观众能够简单明了地获取镜头语言信息,这样才能准确、深刻地传达思想。比如,在纪录片《园林》第一集中,一个身穿红上衣的小男孩扒着留园的黑色大门,好奇地透过门缝观察院子里的秘密花园,镜头从园林小径推进到园内,依次展现了园内湖边曲径走廊、亭台楼阁,还有雾气缭绕的假山。在这组园林取景镜头中变换了十个场景,主观镜头代替观众的眼睛,沿着小径不断变换视角,从园林入口探访到园林深处,勾起了观众寻访美丽园林的好奇心,也传达出了拍摄者对园林之美的喜爱。

其次,纪录片的画面构图要符合观众的生理感官需求。从受众角度看,一部纪录片的画面构图细节差异是难以分辨的,但是画面构图是否符合观看习惯、是否看着舒服则是非常直观的感受,因此纪录片的画面构图要考虑受众的生理感官体验,即画面构图要让观众感到舒服、有美感。在《园林》中就大量运用慢镜头展现一种园林生活态度,比如在第二集开头部分用慢镜头展现了关中地区的细狗撵兔,从细狗扑向兔子的慢镜头中,纪录片旁白引出了这一习俗的历史以及该地区曾经耸立着的汉代皇家园林—上林苑。细狗撵兔的快慢镜头组合和历史重现的刘彻狩猎的慢镜头不断切换,带领观众走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园林。再如《园林》第五集中,开篇镜头缓缓推过开封街头的长廊,随后一波潮水涌上来,用动画还原出一千年前大宋汴梁城内的最大园林—艮岳园。可以说,此处现实与历史的过渡非常自然,增强了纪录片的视觉效果。

最后,纪录片画面构图要能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建筑类纪录片如果仅仅通过镜头呈现建筑的结构和细节,则很容易使画面变得单一枯燥,让观众失去继续观看的兴趣,因此纪录片《园林》采用了多视角组合镜头拼接,从不同视角观察园林,并且快慢镜头不断切换,让纪录片的节奏更为丰富,激发了观众的兴趣。比如纪录片《园林》第二集中不仅采用了俯视、仰视镜头,还采用了近景特写镜头,镜头中的刘彻和细狗的画面都呈现出广角拍摄效果,作为背景的大地和天空都出现了明显变形,这种变化的镜头组合让严肃的纪录片画面更为丰富,更具视觉冲击力。再如第五集对台北故宫收藏的《听琴图》的展示过程中,镜头由上至下以平视角度扫过画作,短暂定格在画中主要人物处,此时旁白介绍了画中暗含的人物关系和人物身份。这段动画展示还运用了透视效果,在对宰相蔡京的介绍过程中,背景竹林虚化,突出了身着红衣的蔡京,利用前后景的透视效果引导观众将视线集中到宰相蔡京身上,激发了观众对于画中故事的探究心理。

二、建筑类纪录片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

纪录片是一种重要的影视艺术形式,相对于历史题材或政论题材等其他类型的纪录片,建筑类纪录片的画面构图不仅要能够表达出拍摄者的思想,还要兼具艺术性,呈现建筑美学和人文美学,因此建筑类纪录片对画面构图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由于建筑类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受到画幅的限定和时间的限定,该类纪录片的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不能像摄影创作那样可以调整画面纵横和水平线,又不能像绘画创作那样可以反复修改,它的画面构图比例和构图形式都需要遵守基本原则。

首先,突出拍摄主体原则。在纪录片拍摄时,画面内的拍摄主体需要占据画面的结构中心,才能吸引观众的视线,特别是建筑类纪录片的拍摄,需要准确地选择拍摄主体的位置,并安排好主体和陪体的位置关系。在拍摄建筑或建筑群时,拍摄主体可能是一个亭子、一个园内湖或一组房屋,这时拍摄主体周围有许多陪体,比如树木、花草、雕像或者装饰物等,如果处理不好主体和陪体的空间结构安排,或者处理不好主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就会混淆主次,影响视觉效果。比如纪录片《园林》第六集中拍摄苏州拙政园时,空间结构紧凑、方圆不过几十平的小院子内都布满景致,镜头从长廊延伸出去,将小河对岸的亭子作为拍摄主体时,亭子周围满是树木,高低错落有致,亭前还有一条蜿蜒的小河,镜头拉近,镜头下方的装饰灯顶和亭子处于一条线上,在长廊顶部瓦片构成的夹角中,亭子处于结构中心处,并且,在镜头再度拉近的过程中,亭子也始终占据观众的视觉中心。再如第六集中描述文震亨在竹林休息时,文震亨躺在干净的竹椅上,处于画面正中心,画面左边是小池塘,右边是假山和爬山虎,正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协调、取天地精气的做法,人物与花草、假山等陪体形成了主次分明的画面构图。

其次,突出线条原则。光影划分出的明暗区域和建筑棱角勾勒出的线条,都是辅助画面构图的重要元素,会丰富画面的层次感、提升画面的表现力。比如纪录片《园林》第七集的开头部分,一个女子手持花朵逆光拍摄,阳光在花朵轮廓下拉出长长的光影,形成了中心辐射构图。随后女子在温和的阳光下拉着大提琴,光影从画面左上角射到右下角,形成了对角线二分法构图。再到女子走过树影斑驳的小路,光影变化出不同的线条,形成的三角对称构图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再如苏州园林中院墙的投影,与湖面上的树影构成了丰富的水面倒影,线条突出了建筑主体,为画面的主题表达提供了帮助。

最后,突出造型原则。虽然各朝各代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群布局各有不同,但是我国园林的建筑布局和结构却有着明显的历史演变痕迹。比如我国汉代的宫殿园林追求宏伟壮观,是受到汉武帝的政治野心和大汉帝国的无限扩张的影响。纪录片《园林》第二集中在对上林苑的建造历史进行描述时,就与汉武帝的个人政治野心和大汉帝国的版图演变相结合,用动画技术还原了上林苑的铜人造型,以及面积高达两千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布局。再如第六集中空中俯拍苏州园林时,镜头呈现出了园林中交叉纵横的走廊,以及走廊勾勒出的园林结构布局。纪录片《园林》的每一集中都采用航拍的手段记录下园林建筑或园林遗址的建筑布局,对比八集中的园林建筑轮廓,就可以发现我国历朝历代园林风格的变化和园林规制的演变。在航拍镜头的剪辑中,画面中呈现出的按照一定规律建造的园林,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思想。

三、建筑类纪录片画面构图的构建形式

建筑类纪录片的画面构图要遵守突出主体原则、突出线条原则和突出造型原则等基本原则,为了增强建筑类纪录片画面的立体感和延伸感,还需要细致研究画面构图的构建形式。

按照镜头运用划分,纪录片的镜头可以分为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静态构图中最为常见的是对称性构图。对称性构图又可以细分为中心对称构图、三角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九宫格构图和黄金分割线构图等。比如在纪录片《园林》第七集的私家小园林中,镜头中窗棂将画面均分为三份,画面中由近及远是窗户、树木、园内湖和忽隐忽现的走廊,对称式构图使得画面典雅稳重,景物的远近层次又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使得画面更加立体丰富。

框架式构图也是纪录片静态构图中的常见构图形式。比如以大门、窗户、月亮门等为框架,对画面进行再构图,以便将纪录片观众的视线集中到最主要的事物上,突出拍摄主体,丰富画面结构。在纪录片《园林》中反复出现苏州留园的大门,镜头固定在大门对面,平视镜头中移动的是建筑周边的人和车,而园林的院墙就静静地停在画面中心,展现了时光流逝下的建筑之美。再如拍摄苏州拙政园的小径时,镜头中圆形拱门成为构图的框架,框出了园林中的鹅卵石小路,曲曲折折延伸到远方。类似的框架式构图在纪录片《园林》中被大量运用,突出了建筑的层次感和延伸感,增强了画面的艺术美感。

建筑类的动态构图需要注重镜头与建筑的关系。当镜头内的物体运动时,构图要注重背景的线条和运动物体形成的线条组合,如镜头中走过的人、驶过的汽车或飘落的花瓣。拍摄时,要对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预判,找准机位和镜头视角,以便构建出景物的排列顺序及画面层次。当景物固定而镜头运动时,要注意镜头移动产生的画面拖拽及航拍时产生的镜头震动对观众观感的影响。纪录片画面构图的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使观众看着舒服,我们应注重对镜头运用和画面构图的研究,以期拍摄出更多优秀的建筑类纪录片。

(作者戴瑞卿单位: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葛楠单位: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责编:马莉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