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引擎驱动下的新疆题材纪录片制作
不同的制作机构以各自的出发点进行创作,因其立场、资金、制作团队等多样性形成了差异化的新疆题材纪录片群,满足了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政府、本地媒体、国内其他媒体、境外媒体、独立制片人等成为了制作新疆题材纪录片的综合引擎。这些影片因制作初衷各异,产生了不同的记录方式和传播效果。
1.政府主导的全景“名片”式记录
特殊的文化背景、民族组成和宗教信仰、语言迥异、相对静止的人员流动等情况形成了新疆和我国其他省份的信息交流障碍。在此背景下,向新疆以外的民众传达新疆人民真实的生活、民众心声、和谐的氛围已迫在眉睫,由此形成了一批在政府主导下的新疆题材纪录片。例如,在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背景下,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筹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这里是新疆》。在对口援疆的背景下,北京、上海两市援疆指挥部分别委托专业团队拍摄了两部新疆题材纪录片,并在央视及一系列媒体平台播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这也代表着纪录片已成为重要的文化援疆手段。
政府主导的纪录片大多以地域为划分条件,如展现和田的《走进和田》,表现喀什的《喀什四章》,介绍天山的《明月出天山》。此类型纪录片分别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和物产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式的主题展现。明确的宣传意图保证影片主题的正本清源,充足的拍摄资金可以完成高质量的视觉影像,国内一流的拍摄团队使得影片以先进的镜头语言呈现,外部拍摄者进入的视角最终形成克服跨文化鸿沟的通行语言。高质量的影像呈现、全景式的内容介绍和易解码的影像语言,使其拥有了较强的传播能力,成为了当地的视听“名片”,满足了新疆以外观众对其综合情况的认知需求。
2.本地媒体以小见大的“存档”式记录
新疆本地电视媒体利用植根于本土的便利,不断发掘人民生活最前沿的故事,拍摄了一系列“以小见大”的纪录片。本土的纪录片工作者石峰认为,他们忠实地记录着新疆这片土地。①《亚心和牧羊人》、《阿艾石窟之谜》、《湖》、《天地人家》等由新疆本土纪录片团队制作的影片从片名就可看出,分别是聚焦于新疆某一主体的创作。这一类型的影片拓展了本地的选题广度,挖掘了单一选题的深度,满足了部分观众对于新疆更深层的探知好奇。
本地媒体纪录片制作因为资金及人员的局限,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传播效果一般。但其本身“存档”意义重大,为综合式的形象展示积累了素材,展示了更加饱满的新疆形象。在此之中,也不乏影像上乘、制作精良的影片,如新疆电视台制作的《野马之死》等影片曾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奖项。
3.新疆以外媒体和独立制作者针对专项题材的“焦点式”记录
近年来,新疆成为了国内、境外媒体及一批独立制作人的关注热点。新疆丰富的选题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新疆之外的媒体。针对专项题材,制作者们取道新疆,表现有关该题材的某一方面。例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新疆的烤馕、切糕等特色美食。
新疆以外的媒体和独立制作者进行有关新疆题材的创作时,偏向立足于个人体验的出发点,通过一种更有文化包容度的视角,反观新疆的社会现实。2015年来自新疆和田的独立制作人库尔班江·赛买提使用摄影图像志的形式完成了《我从新疆来》专题书籍的创作,在社会上反响热烈。在其之后,库尔班江紧锣密鼓地拍摄《我从新疆来》的纪录片版本。它将视角锁定在从新疆走向世界各地的人与其自身的成就,并剖析新疆背景给个人带来的影响。其中有闪耀的新疆籍明星佟丽娅,也有默默无闻的新疆籍百姓。以新疆人为切入点,通过客观描绘新疆人的形象,让观众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处境,减少因为宗教、语言的隔阂所产生的误读。值得一提的是,《我从新疆来》的纪录片拍摄资金是通过网络众筹的方式筹得的,在76天内,有2267人通过网络投资了共870355元资金。众筹的结果显示了普通观众对于新疆题材作品的关注热度,以及对于优秀新疆题材纪录片的渴望。
在这一类型的纪录片中,新疆虽不是绝对主角,但都在影片主题展开的过程中,巧妙地聚焦于新疆的某一部分。“名片式”和“存档式”影片的传播是基于观众对于新疆题材的主动兴趣,而此类型的影片可以将新疆形象扩展到更多对新疆无主动搜索意识的观众群体中。
二、新疆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聚焦
新疆题材的纪录片很多,其主题和取材却有着高度的重合和聚焦。
1.沙漠、雪山、绿洲集合的自然奇观及独特城市环境
新疆多元化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极度视觉化的自然奇观。一望无垠的沙漠,近处草原茂盛,远处雪山峻丽,构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新疆视觉符号,成为了新疆题材纪录片乐此不疲的表现主体。《走进和田》、《喀什四章》、《净土喀纳斯》等系列纪录片,都分别用一集的篇幅着重讲解了新疆的自然风貌。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新丝绸之路》中拍摄的细沙飞扬、驼铃叮当,一度成为了有关沙漠的经典“空镜”素材。
新疆人在此自然环境下建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人文景观,在时间维度中,形成了城市景观的传承与发展。从城市景观的展现里,可以看出当地人民同自然的相互依存,展现出特殊的新疆精神。例如,穿越塔克拉玛干的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在许多新疆题材纪录片中都有涉及,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现代演变,表现着当地人们同恶劣的沙漠对抗求存的状态。
2.历久弥新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跨越千年的历史,连贯亚欧的重要使命使它成为了纪录片经久不衰的题材,新疆又是丝绸之路上不得不提的重要旅程,所有关于丝绸之路的纪录片都不能绕过新疆。由于丝绸之路的国际影响力,上世纪80年代,中国因为丝绸之路,第一次准许资本主义国家媒体来中国腹地进行拍摄,可见其题材的重大意义。由于当时观众对新疆比较陌生,作品多选择以动态探险式的叙事方法。进入21世纪,丝绸之路又重新回到纪录片人的视野。此时国内外观众对新疆有了基本的认识,作品选取了更加专业性的考古角度来叙述新疆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由来。在我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聚焦于丝绸之路为现代人带来的经济机遇和生活改变。新疆卫视制作的《do re me》(《哆 咪》)从音乐角度反映了对丝绸之路的梦幻认识。
3.多民族、多宗教、多环境影响下的人文风情
新疆独特的历史演变轨迹造就了其复杂而又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首先,沙漠中的民族延续使其成为了人定胜天的典型案例。坎儿井等生活方式在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制作的《鸟瞰中国》等纪录片中一次又一次地作为人类发展的奇观被展示。其次,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在此生活,不同民族特色的歌舞、庆典、生活方式等成为了纪录片表现的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的《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中国的哈萨克》到近年来的《太阳部族》,以民族为主体的纪录片层出不穷。维吾尔族的叼羊运动,哈萨克族人民同鹰的亲密关系等场景在新疆题材纪录片中屡见不鲜。再次,宗教演变的历史,形成了新疆各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惯,他们的日常着装、建筑、生活行为透露着宗教的痕迹。2006年NHK版的《新丝绸之路》和2014年的纪录片《走进和田》中都出现过这样的桥段,维吾尔族女孩们喜欢用奥斯曼草汁为自己画出眉心相连的一字眉,这种审美情趣与在和田发掘出的古时佛教壁画惊人地相似。最后,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批文明世界的物产。长时间的日照和昼夜的温差使得这里的水果甜度非常高。冰川河流冲击下形成了温润的和田玉,并由此形成了玉石文化。地毯、艾特莱丝这些珍奇的物产也成为了新疆题材纪录片必备的展示内容。另外,饮食文化也是许多作品表现的热点内容,例如新疆以羊肉和烧烤为主的饮食方式,《丝绸之路上的美食》等纪录片也曾系统化地梳理了这里的饮食类别和历史缘由。
4.探险性质的猎奇之旅
新疆丰富璀璨的历史为其留下许多遗迹,地广人稀的居住环境和数千年的自然变迁使得部分遗迹尚处于隐藏状态。以探险为主题和讲述探险成为了新疆题材纪录片的一大主题。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出现了跟随《望长城》使用“长镜头、同期声、采访者身份的主持人”的风潮,拍摄了《神秘的罗布泊》、《西域大观》等猎奇式纪录片。其中《西域大观》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卫星台连续播出并销往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广泛的反响和良好的市场回报。②《新丝绸之路》第一集更是将拍摄团队与考古队结合,全程展现了小河墓地的发掘过程。
三、新疆题材纪录片的未来展望
当下,新疆题材纪录片进入到蓬勃的发展期和丰收期。由于影像手段的日新月异、时代背景的更迭变幻、本地环境的发展演变,纪录片承载的形象宣传应是不断发展的长期文化战略。为更好地应对变化的形势,完成更加广泛的传播效果,新疆题材纪录片仍有着改善空间。
1.提供一手信息的“主动”发声
越是敏感的问题,越应着重对待。部分居心叵测的媒体为达到目的,使用违反纪实法则的影像表现方法,偷梁换柱、以偏概全,利用不实的信息煽动观众。面对这样的情况,主流媒体应抢占话语主动权,用一 手的客观信息逐一反驳是最有利的宣传方式。眼见为实,利用自身的媒体平台或与外部媒体合作,共同拍摄并传播真实的信息,便可以击破谎言,重拾舆论主导权。
2.拓展视听媒体表现手段
城市纪录片的前身是“城市交响曲”流派,代表作有《带摄影机的人》、《柏林:城市交响曲》等。“城市交响曲”以大胆的蒙太奇表现手法对城市进行艺术重构,将影像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为今天的我们保存了早期城市历史的切片。③这些作品实践了运动镜头、蒙太奇美学等在那一时代的实验性创举。影像技术的创新与运用本身就是纪录片的一大看点。
当今时代,不乏以独特的视角和新技术手段为看点的纪录片,呈现出新奇的视觉感染和技术美学。如2008年BBC拍摄的6集纪录片《居高临下看英伦》(Britain from Above)。“From Above鸟瞰系列”现在已经成为城市纪录片的时尚风潮。在《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中大量使用航拍镜头展现某一事件的宏观样貌。在《走进和田》中使用水下摄影拍摄河中“摸玉”的故事。《和田一日》使用3D摄影技术完成了首部反映新疆的3D纪录片。纪录片依托视听手段向观众传达信息,视听技术的拓展帮助人们使用全新的视角领略相同题材不曾体验过的美。不同创作手法的运用既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也延展了纪录片的美学风格。
3.本土素材的拓展与更新
从上文第二部分的总结可以看出,目前有关新疆题材的纪录片出现了高度的素材同质化,在纵向的时间历程中不同作品的素材同质化,这会引起观众对于当地生活停滞不前的错觉,甚至形成“落后”、“原始”的负面印象。
横向维度依托本地媒体和基层宣传部门拓宽故事素材,展现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主体,可以不断刺激观众对于题材的兴趣。纵向维度与时俱进,发掘现代生活中新疆民众的最新动向。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纪录片发展的黄金时期。深刻解读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疆精神、审视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展现“经典”的新疆之外,不忘展现“新鲜”的新疆。例如新疆是中国主要的风力发电场所。巨型的白色风车如树林般整齐地分布在新疆的草场上,这一个画面反映出现代新疆的绿色、科技与经济驱动力。
4.开放性的展示态度与服务型的拍摄配合
城市宣传不仅要让自己的声音“走出去”,还要将别人的眼睛“请进来”,通过内外联动形成影视资源的拓展和优化配置。例如,政府为推广自身形象为各个剧组提供场地、交通等便利,鼓励全球的剧组来新疆进行拍摄。同时,当地的宣传机构应该本着服务的态度提供拍摄配合,给予对方信息、实物、渠道等便利。例如新疆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山玉》就被新西兰自然李氏公司收购改编,成为了国际传播的优秀素材。
以开放的态度为起点,以进取的影像方法为手段,以与时俱进的取材为内容,如此形成的新疆题材纪录片便可以担负起重要的文化使命,从而推动当地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增加新疆本土的文化软实力。
注释:
①张蓓、孙艳楠:用影像讲好新疆故事—新疆纪录片发展掠影,《新疆日报》,2015年1月13日,第9版。
②王立波:回眸新疆纪录片发展之路,《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7卷第2期。
③刘屹:城市纪录片中的符号化叙事,《青年记者》,2014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责编: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