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让历史变得更有温度

作者:口 许良

口 许良


1937年刚刚建成的钱塘江大桥


1937年满载部队的火车经过钱塘江大桥


1937年满载逃难民众的火车经过刚刚通车的钱塘江大桥


杭州解放后工人抢修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的钱塘江大桥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经这样说过。“记录”是电视媒体产生之初就自然承担的功能,人们拍摄身边的人和事,放给自己和周围的人看,在一片惊呼、大笑声中,形成了最初的纪录片。而近年来国内纪录片创作者引入国外同行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尝试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进行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应该说是纪录片一个全新的、很有价值的突破方向。

一、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概念

“口述历史”是历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它是指通过笔录、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

和“口述历史”相对应的,就是传统的历史记录和研究方法,即运用文字文献、图画、实物资料以及权威论述等手段,对历史进行记录和研究。

电视纪录片的纪实属性决定了它与历史研究的天然联系,而在创作中引入“口述历史”的手法,也是纪录片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电视界,纪录片创作在经历了早先解说一贯到底的格里尔逊模式,《望长城》引领的全程跟踪、过程记录的纯自然记录手法之后,“口述历史”已经成为近年来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形态,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创作实践

本文拟以电视纪录片《解放杭州—保卫钱塘江大桥》的创作过程,结合目前对国内外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分析,归纳出笔者理解的这一类型纪录片创作的几大特点。

《解放杭州—保卫钱塘江大桥》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组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百城广电媒体集体创作节目的一个内容,它是一个典型的主旋律题材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主要反映了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前后,国共双方就战略要道钱塘江大桥所开展的争夺战,当时创作者确定要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来创作这一纪录片,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第一,时间点。这个内容所涉及的历史时间点离我们不算远,在60年左右,人们对此还不算很陌生,但也不算近,毕竟60年前具体的人和事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记得住、讲得清了,因此抓住尚存的人进行口述,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内容。这个节目所关注的内容比较集中,抓住了杭州解放这一时间点,在几天甚至一天内发生的事情,而不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人们口述的针对性比较强,利于人们比较详细地讲述当时的细节、事件。

第三,故事结构。一个城市的解放,是多种力量交织、较量的结果,其中涉及的人物类型丰富,立场多方面,代表了多个不同利益的势力和群体,因此就同一个事件、同一个时间,不同的人会从各自的角度讲述,可以丰富地表述、立体式地展现事件发生的过程。

节目创作最为成功、最为出彩的亮点,就是口述历史这一表达方式在纪录片创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创作中,以下三个方面是成功的关键。

1.找到能准确叙述历史的人。根据“保卫钱塘江大桥”的历史情节,创作者对“保桥”、“炸桥”事件涉及的人物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广泛的寻找、详细的采访。

保桥有千里急行军的解放军保桥和地下党多方保桥两个层次,地下党又分为做上层工作的余森文一方、基层的浙赣铁路局内部桥工队一方,在基层这条线上,队长是倾向于共产党的知识分子,队员们是苦大仇深具有革命觉悟的工人,他们成为了保桥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外围,还有一些力量在竭力保护桥梁,它包括媒体记者,大学师生、杭州市民护校和护厂声势,以及当地士绅秘密为护桥出资等。

在炸桥的国民党那方,决策者是国民党中央、浙江省、杭州市高层,具体执行者是当时的工兵营。

在该片的创作中,创作者想方设法找到了保桥一方的几个关键性人物,他们大多是事件的亲历者、当事人:浙赣铁路局的工程师华允璋、桥工队员孙震龙,解放杭州的部队战士马学俊,做国民党上层工作的地下党余森文的儿子余大江。

至于炸桥的一方,虽然反复寻找,最终无功而返。因此这方面的人物缺少叙述者,就像一个六面体的事物缺少了一个重要的面,也是该片的一个遗憾。

2.规范叙述者的讲述方式。有了合适的采访者,还需要他们准确、真实地讲述他们所经历和了解的事件情况,在电视上,他们的讲述语气、方式甚至神态,都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节目的成功与否。

在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中,以前最常见的被采访者是历史学家、历史研究者,如果历史相距今天不远,还可以有历史人物的后裔,其实历史人物后裔也是通过文献或上辈的讲述了解历史人物的,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特殊身份的历史研究者。

而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被采访者,首先必须是历史的亲历者、旁观者,或者虽不是亲历者,但对当时的情形、过程应非常熟悉,几乎可以作为亲历者来进行讲述。在事件发生的那个历史时刻,他们就在现场,或者就是他们在促进、推动事件的发生。因此从宏观上看,他们的观点是个人观点,是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做,是这个历史事件那一刻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的观察者、参与者。如果要准确还原现场,就需要多个同处一处的人的描述才能给予基本还原,有时候可能还不完全。

历史的亲历者或者旁观者的口述,虽然在描述事件的准确性、全面性等方面可能会有所欠缺,但在另一方面,他们的触觉、听觉、嗅觉和视觉,他们的人生体验、经历带来的直觉,都能带给我们事件现场更多准确的信息、更多生动的细节。比如他们能感受到现场的环境,那天的天气、气温如何,现场弥漫着什么样的气息,当时他们看到的场景是怎样的,人们的姿态、举止、表情如何等,这些当时很生动的细节信息,由于历史的沉淀、时间的磨损,落到历史文献上已经抽象成一些枯燥的数字和简单的过程叙述,很多当时生动的信息都因为无关历史而被忽略了,但是这些信息却可能一直留在历史亲历者的记忆中,一旦受到采访者的启发和鼓励,就会从历史亲历者的讲述中生动地得以重现。

例如《解放杭州—保卫钱塘江大桥》中,战士马学俊讲述西湖群山中的急行军时的天气情况:“那天太阳一出来,地上连日阴雨,非常潮湿,一蒸发,非常热,很多战士都热昏了。”


保卫钱塘江大桥的英雄们

九溪村村民讲述看到的急行军战士:“他们从山上密密麻麻地过来,蹲在茶丛中(做一个蹲着拿枪瞄准的姿势),那边山上一响,轰地烧起来了。”

这些生动的语言,有温度、有声音、有画面,有人的姿态,让观众能生动地感受到现场的场景。

可以想像,如果这些叙述者以另外一种口气讲述:“那天天气很好,晴朗。”“后来桥被炸了,桥面炸开了一个洞。”“解放军在茶地里展开了激战。”那么事实还是那些事实,但电视节目的可看性、生动性就会荡然无存,他们这些人叙述的价值也就变小了。

3.善用叙述者的画面和肢体语言。纪录片要讲一个好听的故事,用故事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而在口述历史的纪录片中,叙述者除了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所见所闻,叙述“一个人眼中的历史”外,制作者还需要鼓励叙述者并利用好电视画面的优势,善用叙述者的表情、姿态和各种肢体语言,来更好地展示历史细节。

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对这个事件过程的记忆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因此当他们的思绪回到事件发生的当时、当地,他们的叙述就会变得特别生动,并且还会以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肢体语言,来强化、衬托自己对当时场景的叙述,使得口述历史的内容常常超出单纯的口述本身,附加了更多的历史信息。

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胜过文字记载的千言万语。

桥工队员孙震龙在叙述队员们勇敢地与预备炸桥的工兵营作斗争的场景时,说了一段很实在的话,很能体现普通工人的心境:

“当时我们胆子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知道有地下党,我们把事情弄大来,不会吃亏的!”

在讲述这段话的同时,他还用自己的右手做着指指点点的动作,又很坚决地向外摆摆手,配合自己的语言,给人一种非常自信、胸有成竹的感觉。

叙述者的神情、姿态和肢体语言,因为其叙述内容的生动而成为了这一部分历史的有形记载,虽然是历史大背景下的一个很微小的侧面,但由于其真实、生动、具体而更容易打动人。

三、口述历史纪录片创作成功的三大要素

从以上实践可以看出,在口述历史纪录片创作中,对于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人物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根据笔者的创作体会,认为选择好以下三个要素,能很大程度地决定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表达效果。

1.发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距离当下的时间不能太远,可能60年已经是极限,因为一般人物20岁左右能记事并参与历史事件,目前能采访到的人也是80岁了,再早一些的故事,一般就很难找到当事人来叙述,而只能由其子女、亲属或研究者来讲述,这样往往无法真实反映当时的情形,也易流于形式。

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距离当下越近,亲历者、见证者就更容易找到,材料也会更加真实丰富,口述人的健康状况、记忆力也会更好,就更能够准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各种情景,以及当时自己的感觉,做口述历史纪录片的价值也会更大。

2.纪录片所反映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比较集中,这样口述者的回忆就可以比较具体,讲述的内容除了事件过程、结果等主干元素外,还可以描述当时的场景、气氛、人的神态等历史文献无法记载的细节,从而达到生动的讲述效果。如果反映的内容太长太多,往往使得叙述者无从讲起,内容可能会变得散而游离。

3.如果反映时间更久远的历史题材,在肯定无法找到当事人、亲历者的情况下,只能用历史研究者的描述来进行“模拟”的口述历史,因为历史研究者无法做到像亲历者那样对事件发生的场景等因素有亲身感受,所以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来讲述,口述者必须掌握最详细的历史资料,有最权威的研究,而且对口头表达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应该说,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创作今后将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更加完美地运用好这个手段,丰富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值得电视纪录片同行去共同努力和探讨。

(作者单位:杭州电视台/责编:胡斌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