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商人

如果不能找到人生最大价值你未必比一个孩子看得更远

作者:文\/济群
文/济群

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zh有什么眼睛就看到什么

我们能认识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就像一面镜子,如果它是哈哈镜,或是破碎而布满污垢的,就不可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对浩瀚太空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对微观世界也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这些认识,不断印证着佛陀两千多年前对世界的阐述。

我曾和南方科大朱清时校长有过交流,他在《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一文中讲到,最新的科学理论印证,世界的本质是缘起性空的,并在论文结尾处写到:“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此外,现代科学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在逐步接近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这都和人们的日常经验完全相反。可见,我们能认识到什么样的世界,离不开我们的认识。换言之,你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世界就会在你面前展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

那么,人到底有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的宇宙?人的认识有两个层面,一是有限的层面,二是无限的层面。前者来自经验积累,比如我们通过教育和书本学到的,都是有限的知识,由此建立有限的认识。在这个层面,人是没有办法认识无限的。但佛法也告诉我们,每个生命内在都蕴藏无限的智慧。我们的心和宇宙是相通的,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所以生命还有无限的一面。

在没有开发这个无限性之前,生命是渺小、短暂而有限的。不必说人生这短短几十年,即使我们生存的地球,在无限的宇宙中,也是微不足道的。惟有开发无限的智慧,我们才有能力认识无限的宇宙。这种对无限性的认识,需要通过禅修向内开发,而不是向外寻求。

看见河流,而不只是浪花

佛教的轮回说,重点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长度。如果不认识轮回,生命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是没有长度的,对生命的认识也是不完整的。这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足。

儒家思想的重点在现世,不太关心死后的问题,故有“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之说。但不关心,是不是死后就没有问题?事实上,它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忽略而消失。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回避“死”,从来不愿正视它,一旦死到临头,就被巨大的恐惧所淹没,死得痛苦、挣扎、毫无尊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始终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向往的成功,是通过寒窗苦读求取功名,由此光宗耀祖,扬名后世。而印度人关注的核心,是轮回与解脱。在全世界所有的文明中,印度的宗教文化最为发达。仅佛陀在世时,就有96种外道。之所以会这样,正是来自这种关注。 如果说现实是世界呈现的表象,那么,轮回就是表象的形成原理,而解脱则是对所有这一切的超越。

当我们立足于现实,所见永远是局部的,是没有来龙去脉的片段。就像我们的人生,哪怕盖棺定论时,也只能看到今生的起点和终点。而在无尽的生命长河中,这个起点和终点不过是一片浪花的生灭。

从轮回的眼光看,生命就像一条河流,今生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片浪花。普通人关注的只是现世,是这片浪花,并以为浪花就是一切。其实浪花是立足于河流产生的,所以印度人更关心的是河流——水从哪里流过,又流向哪里。

印度的所有宗教,大体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方面对轮回作出解释,说明轮回到底怎么回事;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轮回本质是痛苦的,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想要摆脱痛苦,必须从根本上解除轮回。这是印度宗教的共同目标,区别只是在于解决方式的不同。

这样一种思想的传入,为国人打开了认识生命的全新通道。

了解生命的深度

佛教对心性的关注,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深度。

生命的存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古希腊哲人在三千多年前就警醒世人:“认识你自己!”那么,什么代表你自己?如果不了解心性,我们又何以认识自己?

在早期的中国哲学中,关于心性的部分比较薄弱。到宋明理学才涉及一些,但内涵基本是佛教的,所以有人说,宋明理学是戴着儒冠的出家人。关于心性的认识,是佛法的重要内容。这一点,正体现了佛教与西方文化的不同。

我曾在北大参加过一场“佛学与心理学”的对话,也涉及到这个话题。为什么佛教如此关注心性,而西方宗教却不太关注这个问题?

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宗教属于他力信仰,不需要对生命有太多了解,只要信仰、听话、多做善事就行了。至于能不能升到天堂,那是上帝的事,不需要你关注。而佛教偏重自力,要靠自我拯救。这就必须通过闻思和禅修,了解心的真相和运作规律,才能知道,我们到底有没有自我拯救的能力,以及如何开发这种能力。

此外,还有价值观的问题。生命究竟蕴含着多少价值?如果不了解心性,所谓的价值观,必然局限于现实生活,以现前的利益和感受为导向,注定是肤浅、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就像在孩子眼中,最有价值的往往是一粒糖、一个玩具,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他会愿意拿自己的全部去交换。

前几年有过一个卖肾买i p d a的新闻,这也是一个错误价值观引发的悲剧。因为在他当时的感觉中,ipda才是最有吸引力的,甚至比他大半辈子的健康和生活更重要。

如果不能找到人生的最大价值,找到生命的永恒意义,我们未必比一个孩子看得更远,也难免作出这种荒唐、悲惨的选择。

所以说,价值观决不是形而上的抽象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生选择,关系到今生的幸福与否。而要确立价值观,离不开对心性的了解。只有在这个高度上,我们对人生的认识才能有深度。

不是偶然,不是宿命

在全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更容易让我们感受到世事的无常多变。

在古代,交通闭塞,自给自足,生活相对稳定,受到外界的干扰也较少。而在今天,全人类的关系空前密切。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些什么,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

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了“蝴蝶效应”,认为“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的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随着世界各地相互交流的加深,这种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可以说,我们的命运已和整个世界捆绑在一起。

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天灾人祸日益频繁。人类虽然有了发达的科技,能够移山填海,遨游太空,但在自然灾害前,依然束手无策,不堪一击。这使得今天的人尤其缺乏安全感。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就比以往更加关注命运。那么,人到底有没有命运?

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说,生命有很大的偶然性。宇宙莫名其妙地爆炸了一下,就出现了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然后衍生各种生命现象,并最终一步步进化为人类。一切都在自然生长,无从把握。

宿命论则与此相反,认为命运自有定数,不可更改。也就是说,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前定的,早有安排,完全否定了后天努力的意义。这是世人对命运的两种常见观点。

佛教从因缘因果看世界,认为一切的产生和消亡都有规律可循,是由因感果的,属于规律论,不同于所谓的偶然论。同时,佛法认为人虽然有命运,但它是来自业力,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既然如此,也就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变,不同于宿命论的不作为。

有句话叫做“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可以说,这完全符合佛教的思想。那么,我们的手正在把命运推向哪里呢?

出让主权,身不由己

就像万物生长,春播有时,秋收有时;生长有时,消亡有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存在怎么可能没有规律呢?

既然有命运,那么,命运是谁决定的?按其他宗教的观点,命运由神或外在力量所决定。想要改变命运,必须靠神的恩赐。仿佛神设定了一个密码,只有等他重新修改之后,你的命运才能就此改观。而佛教是以因缘因果来解读世界,不认为有什么造物主。其中,因是主要条件,缘是次要条件。条件具备了,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心念及心念产生的行为。所以说,命运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也是靠我们自己改变的。

虽然命运是由自己造成的,但我们未必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为什么?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现在能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当你面对各种情绪和不良习惯,能不能让自己当家作主?生气动怒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不要生气?烦躁失眠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立刻安静下来?你在乎一个人,在乎一件事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就此放手?能不能做到?做不到。

因为我们被无明所支配,整天都活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被各种文化所催眠,接受很多错误观念;然后不知不觉地运用这些观念,形成种种不良心态、不良情绪、不良生活方式。

这些心态、情绪、生活方式形成后,我们还是不知不觉,从没想过对它们加以管理。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让负面情绪伺机增长,让不良习惯越来越强,任由它们成为生命的主人。

本来,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的主人。但因为我们缺少智慧,缺少观照,就会把生命主权拱手相让,在不良习惯和负面情绪的支配下,身不由己。

不知,不觉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接受了各种世俗观念。这些观念都是以凡夫心为基础,从佛法角度来看,属于邪知邪见,也就是迷茫。

惑一方面表现为不觉,即看不清生命真相,并影响对事物的判断;一方面表现为缺乏观照,使我们时时被各种念头支配,忽而生气,忽而高兴,忽而贪婪,忽而嫉妒……其中,究竟什么代表着“我”?

佛法告诉我们,众生无始以来都在“认贼为子”,把危害身心的病魔当做亲子般呵护着,宠溺着。因为缺乏智慧审视,就会在贪的支配下产生贪的行为,在嗔的支配下产生嗔的行为,在嫉妒的支配下产生嫉妒的行为……这种不善行的不断积累,会形成难以抵挡的洪流,让我们身陷其中,难以自主。

其实,这些力量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是通过无数次重复形成的。包括我们所有的兴趣爱好和工作能力,同样是这么培养起来的。现在的你,是由往昔业因积累而成;未来的你,又是由现前言行所决定。你想什么,做什么,就决定了你的未来是什么。

大家对自己的生命现状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学佛只会成为生活中的点缀,就像兴趣爱好那样,让我们过得更有滋味些,起不到更多作用。惟有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看到自己在轮回中的处境,才会生起离苦得乐、希求解脱的愿望。由此,才能得到学佛的真正利益。

图片来源:http://www.16pic.com/down/2644023.html

 

张朝阳:重回进攻态势『已准备好一大摞钱』

周鸿祎:360“旅美”回归千亿借壳大戏开演

爱一个人都有风险,何况创业?

小米要避免成为大公司

万科若垮台,谁会笑?

从报价看谈判中的心理较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