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嘉鹏
◎正在F-15C/D上进行试验的“禽爪·仇恨”吊舱
美国空军近年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有着奇怪的名字:“禽爪·仇恨”(Talon H.A.T.E.)。该项目的核心产品是能够在F-22和F-15C/D战斗机之间建立高速信息互联能力的大型吊舱,并提供新的光电探测手段。它的开发背景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受到其它大国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在空中作战方面继续增强自身各种战斗机的联合作战能力。“仇恨”这一译名并不能反映H.A.T.E缩写的原意,但为了便于表述,暂且使用“仇恨”这一简单易记的名词。
不同代战斗机间的信息桥梁
F-15已经投产服役几十年,经历了多次改进升级,仍然是美军空中优势作战中关键的力量组成部分。F-22是目前美军最先进的空优战斗机,承担着最危险的空战任务。从F-22服役开始,美空军一直在抱怨这两种战斗机之间缺乏高速数据互联能力,导致F-22的先进作战能力不能最有效的帮助F-15。有人形容,这两种战斗机在空中相互之间就是哑巴与聋子的关系。美空军认为,这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受到严重空中挑战”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这一思维直接针对特定东亚大国。
最终美国太平洋战区提交了一个“快速行动”提案,要求尽快研制装备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通信设备,该提案最终催生了“禽爪·仇恨”系统。2015年底这一吊舱首次由F-15C战斗机携带,在著名的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进行了测试。首批其余三个测试吊舱将先后投入使用。在该项目中,波音公司为F-15C/D研制了全新的通信与传感器系统吊舱。吊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空对空、空对地以及卫星数据链。相关设备安装在巨大的吊舱内,成为了战机与不同平台之间的通信桥梁和数据融合中心。该吊舱长度超过了5米,重达816千克,比F-15C/D通常携带的各种吊舱都要粗一截。它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吊舱前部装有美军目前最先进的红外搜索跟踪设备之一,为F-15C/D提供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红外探测手段。
那么,之前F-22与其它美军战斗机为什么无法高速互联呢?F-15等第三代战斗机主要使用16号数据链系统。因为16号数据链数据链并没有深入考虑隐身的需求,且存在全向辐射信号容易暴露自身位置的问题,所以F-22根本没有安装16号数据链,它使用的数据链更先进,是一种该机独有的、具备隐身能力的战机间空中互联数据链,英文代号IFDL。因此,F-22无法向使用16号数据链的战斗机发送数据信息,而只能被动的接收来自于16号数据链数据的信息。所以在F-22服役的这些年头里,它只能够单向获取F-15提供的信息。而F-15等战斗机一直不能获取F-22的IFDL数据链信息,也就谈不上获取F-22探测到的各种战场信息。
我们可以把“禽爪·仇恨”看作一个“全能翻译器”。在美军近几十年里发展的指挥通信渠道里,存在着不同语言、不同波段、不同带宽的各种信息沟通手段,而“禽爪·仇恨”把它们“翻译”成了所有相关平台都能迅速收发、显示、处理的“通用语言”。通过这一系统的“翻译”,使用相关平台的美军可以在统一时刻获得来自以往无法沟通,或者难以沟通的平台上的作战信息,就像在阅读一张由几乎所有友军单位实时绘制的作战态势图,可想而知其实战意义的巨大。
波音称,“禽爪·仇恨”的上述能力可以为多样化的作战平台建立起一个高速互联的网络。该系统能够将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国家级信息中心数据源和各个美军联合指挥与控制系统的信息融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相关平台均可接收的通用数据链发送到所有接受端上,从而显著提高战场上美军各个平台之间的通信与信息共享能力。目前该系统仅仅由F-15携带,但未来的搭载平台可以是战斗机、无人机、军舰、战车或指挥中心设备等等。“禽爪·仇恨”的数据链类似于目前美国空军已经装备使用的“战场空中通信节点”(BACN)系统。BACN系统被安装在E-11A(“湾流”商务机改造的通信指挥飞机)、EQ-4(“全球鹰”无人机的其中一个型号)和NASA的WB-57研究飞机上,这一系统是战略级别的通信中心系统,而“禽爪·仇恨”则是战术级别的相应系统。
◎一架配备了“禽爪·仇恨”吊舱的F-15C/D可接收F-22的信息,并能够把更多的F-15、F-16、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战舰互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陆海空多平台的高速通信网络
强化美军空中优势作战能力
在实际作战中,F-22与F-15C/D将解决这一新的高速数据网络互联手段取得前所未见的作战优势。F-22有着极为出色的隐身能力,这不仅仅体现被动隐身上,其作战系统对外释放的信号辐射可以降到很低,非常难以被察觉。飞行员可以通过机载ALR-94无源电子战系统和先进雷达告警设备,对敌方的雷达和无线电设备进行被动探测,甚至能够判断出敌方设备的具体型号。这个过程中F-22完全被动的接收外界无线电信号,并不发出任何容易暴露自身位置与身份的无线电信号,增大了被敌方发现的难度。F-22的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先进能力,也是绝大多数第三代战斗机所不具备的。无论是哪种手段获得的信息,F-22飞行员都可以将相关目标信息便捷的转发给载有“禽爪·仇恨”的F-15,从而把F-22的综合隐身优势间接的“分享”给F-15。
对于F-15C/D以及美国/西方的各种第三代战斗机来说,在“禽爪·仇恨”装备使用后,F-15的16号数据链数据链设备能够通过这一吊舱获取并输出来自于IFDL的信息。没有配备“禽爪·仇恨”的战斗机,可以通过16号数据链与装备“禽爪·仇恨”的F-15C/D进行双向数据传递,因此也可以获得了来自F-22的信息。所以在“禽爪·仇恨”的帮助下,F-22与第三代战斗机部队能够发展出更多的联合空战方法。
由于F-22的隐身能力、探测能力远超其它西方战斗机,它在战时会被部署到其它战斗机的前方,更加深入到敌方防空火力网络之中。第三代战斗机获得F-22传来的信息后,可以不需要打开自己的雷达或者主动无线电设备,或者减少打开这些设备的时间,或者在相对远离敌方防空火力的空域飞行,从而减少了暴露在敌方防空火力中的危险。F-22则可以借此把原本要承担的部分打击任务,转由其它战斗机来完成,这有利于F-22发挥最突出的优势——以隐身状态在更长时间里、更近的距离上保持对敌方的侦察监控。F-22还可以进一步被部署到己方预警雷达(包括预警机)无法探测的地面“死角”地带,例如高山的背面,通过“禽爪·仇恨”向其它平台发回这一地带内敌军目标的实时信息。同理,如果预警机无法接近探测一个目标,例如位于敌方火力圈纵深地区的目标,可以派遣F-22深入到这样的区域进行侦察,并实时向己方各种平台传回目标信息。
最重要的是,“禽爪·仇恨”系统缓解了美军现有空中优势作战部队中战斗机能力严重失衡的迫切问题。尽管F-22的空战能力极为强大,但它仅仅生产了187架,许多空中优势任务需要相对老旧的F-15C/D去完成。这一情况难以应对太平洋战区中潜在敌方越来越强大的威胁。所以美军一直在追求缩小两种战斗机之间差距的解放方案。“禽爪·仇恨”的出现彻底解决了两种战斗机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并提供了光电探测等方面的新能力,使得两种战斗机可以深入的相辅相成、扬长避短,扩大美军的空中作战优势。
而F-15C/D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进,特别是换装APG-63V3有源相控阵雷达之后,空优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这一雷达比F-22的APG-77研制时间晚得多,使用了更多的新技术,在部分性能指标上甚至更为出色。在未来的作战中,F-15C/D可以在F-22的后方使用这一新雷达进行远距搜索,再把获得的敌机信息传递给只开启数据链被动接收设备的F-22。这时敌机即使知道远方的F-15C/D的雷达正在探测自身,也难以进行反击,反而会遭到更近距离上的F-22攻击。当F-22完成攻击之后,敌方剩余的战斗机与美军战斗机距离缩短,假如F-22已经用完了机载空空导弹,仍然可以把获得的敌机信息传递给F-15C/D,由正在接近的F-15C/D实施下一轮空空导弹攻击。
在空地作战方面,“禽爪·仇恨”也有着突出的作用。远程空地武器,特别是视距外、防区外发射的武器,在中段和末段往往需要战斗机或者其它平台为其提供目标数据、目标识别和做出攻击决策。这存在着若干原因,例如发射载机不可能直接监控视距外的目标;又比如攻击的目标是一个移动目标或者具有时间敏感性的目标,因此需要接近这一目标的平台提供最新信息;又比如相对于其它战斗机,更为接近目标的隐身战机可以为后方的非隐身战机提供中段、末段武器控制——最后这种情况是“禽爪·仇恨”能一显身手的最佳场合。美军早已能够做到发射与控制平台相对独立,例如海湾战争时第三代战斗机已经实现了控制其它平台发射的空地导弹。但F-22的隐身与探测能力,使得它可以更接近敌方、更安全有效的对其它战斗机发射的远程空地武器实施控制,带来了更大的作战灵活性。假如没有“禽爪·仇恨”,以上构想将难以成为现实。
◎挂载于F-15C/D机腹的“禽爪·仇恨”吊舱个头不小
◎“禽爪·仇恨”吊舱的结构图,前端为光电探测装置
先进的红外探测传感器
除了为不同代战斗机提供高速互联能力外,“禽爪·仇恨”还为F-15带来了目前最先进的红外探测能力。在它的头部,有一个红外探测窗口,内装的红外搜索跟踪探测器的作战能力仅次于F-35的EOTS全景光电系统。在美军战斗机历史上,红外探测手段并不很受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机载雷达技术长期领先其它国家,而雷达在探测距离、全天候能力等方面远优于光电传感器。
洛马公司在设计F-22时,原本计划在风挡前方安装一个先进红外探测系统,但因为预算紧张,美军砍掉了这一已经处于测试阶段的系统。F-15等第三代战斗机虽然可以携带若干种光电探测吊舱,但它们主要用于精确对地打击,并不适用于空空作战。随着隐身作战需求的不断高涨,特别是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空优作战能力的提高,美军第三代战斗机非常需要减少自身向外辐射的信号。此时光电这一被动探测方式的优点显得格外突出。因此美军在时隔近二十年之后,开始为第三代战斗机配备新型光电探测系统。
“禽爪·仇恨”的光电探测系统的性能细节尚未公布,但可以确定它可以将获得的光电信息,与数据链之中存在的各种信息融合在一起,提供给F-22战斗机。F-22从中获益的程度不容轻视。首先该机自身并没有机载光电探测手段,其次F-22也可以借此进一步减少使用自身容易暴露的探测手段。因为“禽爪·仇恨”可以在第三代战斗机之间传递数据链信息,没有配备这一吊舱的第三代战斗机也可以获取相关红外影像,获得前面提到的相关优势。
F-15C/D深入改进的基础
美国空军与波音公司早已精心制订了F-22、F-15C/D联合作战的改进计划,相关的装备设计制造、战术演练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禽爪·仇恨”、APG-63V3均是相关计划中关键的组成部分。美军期望通过这些关键项目的实施,令F-15C/D的空优作战能力能够满足直到2040年的实战需求。
波音在F-15C/D基础上发展的F-15SE“沉默鹰”改进型,部分目的也是在新的F-22、F-15联合作战战术中最大化F-15的能力。“沉默鹰”能够携带更多的AIM-120空空导弹,而“禽爪·仇恨”提供的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使得增多的导弹能够攻击新的联合作战方式下F-15获得的更多目标——有许多新闻报道提及“沉默鹰”很难有机会使用全部空空导弹,实际上是尚未了解波音相关改进项目的全貌。“沉默鹰”还有着相对F-15C/D更好的隐身能力,从而在新的作战体系中缩小与F-22在这方面的差距。但是美空军目前缺乏足够的经费,可能无力购买“沉默鹰”。针对这一问题,波音又提出了相对简单的改进方案,即为F-15研制新的复合导弹挂架,将全机携带AIM-120空空导弹的总数提高到16枚。
即使撇去F-22的作用,“禽爪·仇恨”对于F-15C/D等第三代战斗机也有重大意义。它实际上是一个战场多平台互联网络的核心设备,一架配备了该吊舱的F-15C/D,就能够把更多的F-15C/D、F-16、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战舰互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陆海空多平台的高速通信网络,这本身是极有实战意义的一个突破。
虽然前文提及的装备了“战场空中通信节点”(BACN)的飞机也可以组建类似的网络,但E-11、EQ-4等飞机不适合在危险性高的空域活动,无法为一线作战的战斗机提供网络服务。
未来发展
“禽爪·仇恨”系统虽然具有很大优势,但多少像是个权宜之计。要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等到装备了新一代数据链系统的F-35批量服役。届时,由F-22、F-35组成的空优作战编队会具备远超目前战斗机组合的技术优势,F-15C/D等将再次降格,执行要求更低的任务,甚至全面转向执行空地打击任务。
同时这一系统尚处于试验阶段,在美军经费紧缺的背景下,其前景并非一片光明。美国其它军火商也提出了更为廉价的一些解决方案。美国海军航空兵尚未对这一系统表示出兴趣,而且正在测试F-18战斗机家族携带的AN/ASG-34红外探测系统。这一系统同样安装在机腹大吊舱的前方,不过并不具备数据网络功能,但成本低于“禽爪·仇恨”。
◎美空军E-11A飞机虽然也可起到空中组网的效果,但飞机本身用公务机改装,不适合前出到作战最前线
◎“禽爪·仇恨”目前还面临着其它公司产品,如洛马“军团”吊舱的竞争
[编辑/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