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博爱

激情不与岁月老服务红会永年轻

作者:文\/铅华
见到困难的人不帮不舒服,遇到危急的事不参与不舒服

几十年来,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百灵鸟,用爱的歌声,呼唤着人间的真情。他,就是“中国好人”“中国公益事业楷模”,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贾林康。

关爱群众播撒爱心种子

六十年代初, 贾林康从常州医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宜兴张渚人民医院工作。一次,一个20多岁的产妇因失血过多被送到医院抢救。当时,医院里缺少相应血型的血液。“我是O型,抽我的血。” 人命关天之际,贾林康加入抢救病人的行列,义务献血,使产妇转危为安。

从那时起,贾林康立志要一辈子做好事。

八十年代初期,有一天,张渚中百大楼突发火灾。途径此地的贾林康与其他两位市民见状,立即投入救火战斗,及时从大楼上抢下了许多贵重物品。

1989年,时任医院保健所所长的贾林康兼任张渚镇红十字会秘书长。上任之后,他琢磨,自己不是大老板,收入并不高,即使全部拿出来帮助别人,能力也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扩大红十字会的资金来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呢?他想到了求助他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起了“叫花子”。他选择了一些私营企业,一家一家拜访,动员他们为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捐物。

1989年冬季的一天,大雪纷飞,贾林康冒雪到张渚凤凰村、南山、叶塘等一带巡回工作,看到一位老大娘与儿子、儿媳一起,抱着孩子在山路上冒雪行走。得知他们要给孩子打预防针,他当即要求全体医务人员深入到全镇各村农户家中进行巡回医疗,为儿童打预防针。此后,他每月多次深入山村农户家中,提供上门服务。他说,要把老百姓的事时时刻刻放在心坎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热心公益提升道德理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第二天天刚亮,贾林康就召集镇红十字会志愿工作者到办公室开会,布置救灾工作。张渚镇红十字会先寄出1000元抗震救灾款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随即又寄出100件新衣服到地震灾区。中午时分,他又赶到宜兴市红十字会,会同姜达敖、吕顺芳等三人,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5000元。接着,他号召张渚镇社会各界积极捐款。

半个月的时间里,贾林康每天竭尽全力地工作,接受来自各方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最后,累计向灾区捐款1165820.4元,衣物3000多件套。

2008年8月23日夜里11点多钟,贾林康已熟睡,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突然惊醒,残疾人孕妇朱建华哭着告知她腹痛难忍。贾林康让朱建华马上去张渚镇人民医院,他随后赶到。

朱建华是一位高位瘫痪残疾人,丈夫也是残疾人,是红十字会长期帮助的对象。经检查,朱建华患有肾积水,子宫收缩剧烈,已有流产迹象。虽经张渚医院全力抢救,病情仍然十分严重。贾林康与医生沟通后,决定将朱建华送往宜兴市人民医院抢救。知道朱建华家境贫寒,贾林康把钱包里1100元现金交给她的亲属。

宜兴市人民医院为朱建华做了紧急检查,决定将她转到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抢救。

24日下午6点,无锡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吴选声得到贾林康的报告后,及时与妇幼保健院取得了联系。病人一到,立即得到了全力及时的抢救。经妇幼保健院检查,朱建华急性阑尾炎发作,必须立即动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

专家对朱建华进行了剖腹产。当3.4千克重的男孩脱胎而出,阑尾炎手术取得成功时,在场的人都长长地嘘出一口气。

朱建华和她的儿子脱离了生命危险。无锡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吴选声将自家熬的粥送到病床边。朱建华流着眼泪说:“是贾会长、红十字会、人民政府、残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一句承诺助残帮困不能少

25年前,8月的一天,残疾人程顺发衣衫褴褛地沿大街小巷爬行。来到贾林康家门口时,正是吃中饭的辰光。贾林康见状,立即上前问明原委。随后,贾林康的母亲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程顺发手中,让他吃了顿饱饭。

贾林康问程顺发,能干什么活?程顺发回答,他会修鞋,就是缺少修鞋机和残疾车。贾林康当即决定自己花钱给程顺发买,让他自食其力,解决生存问题。几天后,贾林康将一台修鞋机和一辆手摇残疾车送到了程顺发家中。

25年过去了,贾林康始终遵守着那个承诺,共为程顺发捐赠了3辆手摇残疾车。程顺发逢人便说,贾会长真是我们残疾人的贴心人啊!

贾林康认为,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他先后收养并培养了18个孤儿,镇红十字会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就成了孤儿的“家”。

1989年12月的一天,张渚派出所原所长丁沪生带着孤儿卜军来到贾林康的办公室。丁沪生简要介绍了卜军患病等情况,请贾林康帮助。贾林康二话没说,立即送卜军到宜兴市人民医院看病,经诊断:卜军患肺气肿、胸膜炎。由于他呼吸困难,需要转院治疗,贾林康立即送他到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挽救了卜军的生命。

那年农历除夕,零零碎碎的雪花飘了一天,贾林康为卜军办理了出院手续,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将卜军送到他外公家,直到深夜才回到家。这天,是他的生日。

后来,卜军因缺乏生活来源,走上了歪路。他在宜兴某监狱服刑时,贾林康三次去看望他。一年中秋节,贾林康专门送去月饼等物品,让卜军好好接受改造,重做新人。卜军十分感动,从小到大,没人这么关心过他,这么好好地跟他谈过心。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好好做人。

卜军出狱后,在贾林康的资助下创业成功,现在已经当上了“小老板”。为回报社会,他带头出资并发动职工捐款,送到了张渚镇红十字会,转交给需要帮助的人。

张渚镇南门村孪生孤儿姐妹张媛、张婷,两岁时父母双亡,在社会各界帮助下长大。高考结束,姐妹俩分别被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录取。贾林康不仅为她俩解决了开学费用,还与所在学校红十字会联系,请他们对张媛、张婷给予帮助。

孤儿郑哲新退伍回乡后,从第一个月的工资里拿出200元交给贾林康,表示要通过红十字会帮助其他困难的人。

每当看到这些孤儿长大成人并懂得回报社会时,贾林康的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现在,18名孤儿中,许多人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成为政府公务员,有的当上了人民教师,有的参了军,有的自己创业当上了老板。在孤儿们心中,红十字会就是他们温暖的家,贾林康就是他们的“亲爹爹”。

红十字的传播者

2000年,贾林康退休后继续担任镇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他把各级政府奖给他的280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弱势群体。

贾林康把红十字事业当成自己奉献终生的事业。他到处奔波、呼吁,广泛搭建平台,发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他连续免费举办了17届红十字夏令营,发动爱心人士结对资助贫困学生,受助的贫困学生达1000多人,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爱的种子。

贾林康在全省首创了残疾人角膜遗体捐献志愿站,目前已有6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捐献。贾林康还将自己部分退休工资和奖金捐给山西、内蒙、河北等地的特困生,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2004年10月26日,是贾林康夫妇终身难忘的日子——他们37岁的儿子因肝癌晚期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怎样的悲恸。然而,儿子弥留之时,贾林康也没能一直陪在儿子身边。贾林康的妻子窦蓉芬动情地说:“当时,孩子躺在医院里,医院下发了病危通知,但他还在忙着组织献血,忙着扶贫助困。我问他,人家都说儿子最重要,你为什么还要去忙呢?他总说,那些工作很重要,那些困难的人最需要帮助。”讲到这些,老两口的眼里依然噙着泪水。

儿子走后的那年除夕,贾林康还忙着替台胞去看望在张渚的亲人。回到家,他才意识到:儿子再也不能陪他们过年了,再也不会帮他贴对联了。一念及此,老两口抱头痛哭。痛哭之后,他们又忙着张罗孤儿们的年夜饭。

2016年1月1日,贾林康作为基层红十字会代表,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喜迎2016”行业模范人物新春团拜会暨2015全国行业建设最具突出贡献年度人物座谈会,获评“最具突出贡献年度人物”。

座谈会上,当贾林康讲到“三个不舒服”,即“见到困难的人不帮不舒服,遇到危急的事不参与不舒服,别人对我好不回报不舒服”时,引起与会人员热烈响应。贾林康说,他将继续弘扬雷锋精神,为公益事业、红十字事业奉献终身。

责任编辑:陈晓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