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新洲
经调查了解到,85°C退出华北市场只是其战略收缩,并非其烘焙战略整体遇冷,85°C在华东、华南市场依然有520家门店,同比利润增长可观。另外,还有一些知名品牌,如多乐之日、巴黎贝甜、原麦山丘、仟吉、56˚CAKE、皇冠、克莉丝汀、味多美等,它们在全国或区域品牌的市场表现依然足够优异。
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些烘焙品牌都身怀何种绝技。
选址用大数据定位代表:多乐之日
在多乐之日区域开发负责人王俊飞看来,烘培门店一开始的选址很重要。选址可以参考百度LBS热力图、美团云大数据等,分析人流量、动线和消费者,并与品牌发展战略契合。
在A类超一线市场,可以布局多品牌组合的复合式餐厅旗舰店,其他门店只要保证每个月客户消费将近10次的消费频次即可;在B类省会城市,初入期要以商圈店为主、社区店为辅,客户消费频次达到3-5次便可。
比如仟吉,它在武汉有150家门店,郑州、长沙、合肥也都超过40家,所以总是让人感觉存在感特别强,其秘诀就是蜂巢式布局。仟吉的选址围绕“白领时尚”定位,会精心测算白领人群流量和消费实力,若缺少目标群体,单纯人流量大也绝不开店。
仟吉在武汉广埠屯、街道口一带开了四家门店,源于高校教师、IT人士和白领等庞大目标群的支撑,而在人流巨大的汉正街就没有开店,因为目标群不符合。
用户参与是最好的营销
代表:多乐之日 原麦山丘
原麦山丘三里屯新店开业当天玩起了“只能吃不能买”的反向推广,跟米其林大厨联合研发出灵感三明治。而它的微信公众号虽然没有狂轰滥炸式的营销,有时1个月只推5条信息,但内容却十分有意思,没有好的内容时宁愿什么也不发,以保持品牌应有的态度。
现在原麦山丘的每一款面包新品研发都会征求消费者意见,会先定10多款在内部测试7次选出6款,再由粉丝选出3款作为新品上架。
另外,新开的多乐之日郑州旗舰店还引入文创元素、烘焙课堂、面包DIY、亲子手工等体验式活动。
从“快消模式”到“逼格模式”,越来越多的烘焙品牌更希望通过体验式活动拉近跟年轻消费者、新生代家庭之间的距离。
用“视觉锤”占领消费者心智
代表:仟吉 多乐之日
提起仟吉,消费者脑海里的标准印象就是墨绿色门头,或许还有每年提前一个月的“草莓季”;提起多乐之日,就会想起小清新风格的“多乐之日绿”和“现场手作”。这就是精心策划的“视觉锤”的作用,它能迅速传播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这方面的例子还有面包真我,门店配鲜花的创意让人享受到“一袋面包+一杯咖啡+一束鲜花”的浪漫情景;原麦山丘用3253根擀面棍做成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吊顶也十分新奇,看后便让人难以忘记。
死磕品质
代表:56°CAKE 面包真我
56°CAKE创始人梁卫东很喜欢跟自己死磕。之前“花盆蛋糕”大火,两年后他预料到爆品生命周期或将终结,于是马上回归研发新品。他从5月开始闭关,用一个月读了《彼得梅尔与你分享面包人生》和《极品风味手感面包》等十几本书,研究不同面粉、黄油、奶酪的细微区别,反复地打磨法式面包新品。一直到7月中旬,经过近百次试验才研发出新品。
靠上新速度快建立竞争壁垒
代表:多乐之日
对于多乐之日来说,产品研发是烘焙系统过程的重要一环。多乐之日在北京望京有800平米的研发中心和50多人的研发团队,每两周就要推出5-6款新品,用更快的更新频率吸引更年轻的消费者,从而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
而这种速度的实现是需要硬件保障的。在内地市场,多乐之日设立了北京、广州和上海三大冷链物流配送基地,每一个中央工厂配送500家,可以在最快时间内把基础食材配送到每个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