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心理与健康

过度运动?当心上瘾!

作者:文\/徐青林 北京物资学院
文/徐青林 北京物资学院

运动一直是被人们推崇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曾有研究者的研究表明,6-8周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肌肉紧张度,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对寒冷与疾病的抵挡力,降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长期锻炼还可以减少身体脂肪,延缓衰老,提升对冷、热的忍耐力。有规律的、符合自身身体状况的运动会让人心情愉悦,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和工作效率。但一旦对运动产生了心理和生理的依赖,甚至和对酒精和药物一样的上瘾,这就值得注意了。

美国科学家希瑟答和西蒙斯对运动依赖的概念进行了如下界定:运动依赖是一种参与业余体育活动的渴望,导致无法控制过度的锻炼行为,并伴随出现一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状。由于运动依赖的症状更利于区分运动成瘾患者与正常运动人群,所以,有的学者甚至把运动依赖的表现特征上升为判别标准。例如美国学者萨克斯认为,运动依赖者的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为了内在的满足感运动,二是把运动视为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三是当不能运动时心里会有强烈的被剥夺感。

科学家发现,健身迷们如果非常频繁地锻炼身体,一旦停下来,就会出现沮丧消沉、睡眠质量不高和焦虑不安等症状。对他们来说,锻炼成了强制性的任务,只要不锻炼就会有愧疚感,而且情绪低落,焦躁易怒。对这些人而言,锻炼的重要性超过了家庭、工作以及和朋友的交往,他们认为,工作、学习、跟朋友约会都占用了锻炼的时间,于是,甚至有人不惜旷课旷工去锻炼身体。在身体有伤病或者很累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愿意停止锻炼,对朋友和家人的劝告置之不理。

现在,锻炼成瘾的人还很少见,但可能正呈增多的趋势。超级马拉松教练、美国最长马拉松纪录保持者罗伊·帕让说,他认识的运动员里就有这样锻炼成瘾的,“有些人老是想跑得更长、更快,不让身体得到足够的休息。如果哪天不能跑步,就会非常不高兴。如果因为身体受伤而不得不停止锻炼,他们就变得十分忧郁”。

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的心理学教授大卫·赛尔夫说,跟毒品或酒精的戒断反应类似,锻炼成瘾的症状是大脑中内啡肽水平降低造成的。内啡肽是大脑自行分泌的有止痛作用的神经递质,作用与吗啡很相像。运动中产生的内啡肽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渴望的感觉,一旦中止运动,人就会因为内啡肽水平降低而焦躁不安。

过快过度的锻炼对身体没有好处,许多由训练造成的慢性疼痛,尤其是过度症状(太多、太频繁),还会导致使用部位的关节痛。

经常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些朋友深夜去跑步,说当天的任务没有完成,并且会秀一下跑步的路线,他似乎是在跟别人说,“你看你看,我在体育锻炼哟,我活得很健康,我很有毅力……”

有时候,过度运动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过度运动是一场没必要的自我证明。

在一次明星采访中,一个明星分享了在拍戏期间的娱乐,其间,大家也会打打球,可是打球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明星是喜欢打球本身,达到锻炼身体就可以了;有的明星则不是,打球一定要赢,不赢就一直追着别人打。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个时候的运动对那位“非赢不可”的明星而言,不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是成了自己与他人不必要的竞争手段。更加搞笑的是,有人为了证明自己是朋友圈里今天走步最多的人,居然把自己的计步器放在狗身上,成为网上的笑话段子。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热爱运动的人都有“成瘾症”,绝大部分喜爱运动的人,是能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而成瘾的人往往会受到锻炼行为的控制。

运动是一种健康的选择,选择不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和竞争性的行为。健康的状态是有能力选择动起来,也有能力选择停下来、静下来。其实,运动的方式和强度,以及在运动中的心态,也能折射出我们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果运动是自主的,非竞争性的,这样会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运动本身变成一项让人焦虑的任务,不顾自己身体的状况、强迫自己运动的人,就需要适时作出调整了。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忙,比如心理咨询、运动医学、健康管理等人士的帮助。

 

打败糖尿病,你可以做到!

准妈妈:妊娠期糖尿病不可怕

得了糖尿病,这些想法要不得

都是焦虑惹的祸

利用暑假,21天养成好习惯

认知行为治疗:带你发现不一样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