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信息化

区块链来势汹汹,但障碍重重

作者:文 | 本刊记者 石菲
这个世界上没有万试万灵的灵药,即便是身披重甲的巨人哥利亚也会被牧童大卫的石子击中,在企业尝试区块链之前,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还有很多。

区块链被誉为21世纪最让人兴奋和值得期待的技术创新。对区块链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金融行业,目前区块链已在全球金融界得到广泛的重视并逐步在证券、银行、保险、信用、审计、电子票据等金融领域得到应用。欧美纳斯达克、纽交所、伦敦交易所等著名金融机构都投入巨大资源开发区块链,同时由世界上45 家大银行组成的联合体R3对区块链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Santander 集团、BBVA、花旗、纳斯达克、高盛、巴克莱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纷纷宣布了自己的区块链项目。

在很多行业爆发区块链狂热时,区块链是否真如看上去那么美?

并不智能的智能合约

近几年来,大量中国企业正向互联网经济领域投入巨资,其中云计算、无线通信、新数字平台、大数据分析等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这些互联网新生事物在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其附带的法律风险也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网络行为具有不可溯源、数据易篡改等特点,每年有2.4亿网民因为网络欺诈受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000亿元。而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数据零丢失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换句话说,区块链可以让相互间没有信任感的人们在无需有第三方权威的条件下进行协作。原本网络上信任的建立有赖于第三方的存在,比如一次淘宝交易的完成需要支付宝作为可信第三方负责中转资金,区块链技术的意义就在于无需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提供信用保证,就可以完成交易。

因此,不少行业巨头和创业公司已经对区块链技术表露出浓厚兴趣。如Stampery公司计划利用区块链代替公证人,为敏感文件提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证明。在中国,8月16日,大规模商用电子存证区块链联盟“法链”宣布成立,“法链”是一个证据记录和保存系统,是一个开放式区块链联盟。

据媒体报道,“法链”会将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合同进行“深度融合”,电子合同的签署时间、签署主体、文件哈希值等电子合同的数字指纹信息会广播到 “法链”所有成员的各自节点上,信息一经存储,任何一方都无法篡改,从而满足电子证据司法存证需求。

从技术上来讲,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可以实现法律约束与执行的低成本化。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创建一个透明的分布式账本,记录所有权变化以及可能经历的全部交易过程,可以用它来跟踪和执行智能合同,验证业务关系,使商业合同的执行成本大大减少。

智能合约不同于传统合同,它将分布式账本的加密算法、多方复制账本以及控制节点的权限等关键性程序结合起来,成为以计算机语言而非法律语言记录的条款合同,是承诺变现实的一个美妙应用。它由计算机系统在条件触发时自动执行,排除了不必要的人工参与,节省了大量签约成本、履约成本。尤其是涉及到大量、高频、低价值交易时,其经济性更为凸显。

但事实表明,智能合约并不是真的智能。

就在两个月前,运行在以太坊公有链上的The DAO智能合约遭遇攻击,该合约筹集的公众款项不断被一个函数的递归调用转向它的子合约,涉及总额三百多万以太币。这是一起严重的智能合约被攻击事件,引起了区块链领域各方人士的高度关切。

对此,IEEE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千人计划教授蔡维德解释为智能合约并不具有法律意义。

他表示,原来智能合约的概念是指一个代码不只是普通的代码,同时还是在法律上的一个合约,它的执行代表法律上合约的执行。因为技术上存在难点,这个很早之前就提出的概念并没有什么进展。

直到最近区块链出现后,有观点认为把程序放到区块链上执行就是智能合约。但是这个假设并不成立,因为代码在区块链上执行并不代表它是一个合约,而且这个智能合约在法律上并没有任何法律意义,它只是一个执行在区块链上的代码。

“The DAO事件就是一个例子,他们用所谓的智能合约来表示这是一个合约,但是出问题之后,他们却又放弃了智能合约,用回滚的方式把这件事情还原,这表示所谓的智能合约并不是法律上的合约。美国银行家杂志 (American Banker)在The DAO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就严厉的批评这个智能合约既不智能也不是合约, 并且提出如果发生事故,这将造成法律上的一个新挑战,因为当事者使用没有法律效力的代码当作合约来执行投资。很不幸,他们的预测发生了。” 蔡维德说。

蔡维德举例说,IBM公司并没有采用智能合约的定义,而是称其为链上代码(chaincode),这是正确的解读。“而且链上代码(智能合约)在理论上还是一个很困难的研究问题,在将来某一天,在区块链上运行的代码也可以是一个智能合约,但这会发生在将来, 而不是现在。”他说。

打破传统采购模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万试万灵的灵药,即便是身披重甲的巨人哥利亚也会被牧童大卫的石子击中,在企业尝试区块链之前,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还有很多。

在Gartner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里,也对比特币区块链提出不少疑问。

Gartner认为区块链打破了CIO们对于IT投资的一贯谨慎态度,快速决策有可能会导致后续不可预知的困难。

报告中写道,区块链概念的爆炸式快速采纳与传统IT 常见的缓慢采纳周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很多正在实施的区块链项目都处在早期阶段,它们是实验室试验、试点、概念验证,或者意图陈述。同时,区块链的概念被迅速采纳,但是却没有太多的真实技术。然而,在过去几次企业领域技术采纳浪潮中(例如,云计算、网络与企业社交计算),概念采纳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技术采纳。

许多区块链项目淡化了加密货币的角色,并强调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层面。然而现在这更多地只是一种理论方向,仍然需要经过实际生产的验证。

因此,Gartner认为区块链也许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障碍,包括:这项技术缺乏已知作者(名义上的作者是伪匿名的Satoshi Nakamoto,也许是指个人或者某一开发者团体,但是近年来却很少再次出现);缺乏知名可靠的供应商提供支持;主要用例(理解层面,也许事实并非如此)与非法活动相关联(包括在Silk Road 及其后续网站上购买和销售非法货物);开源代码由小型团队(少于12 人)进行维护,各护其主,动机不一,缺乏治理;在重新设计价值创造与交换方面过于理想化且激进,具有争议; 架构基础与运行超过300 年的当前商业体系机制完全对立等。

除了这些挑战,由于设计的明确目标之一是去中心化,这一技术还面临着严重的可扩展性限制,而这种限制又在治理问题的影响下进一步恶化。这些挑战和限制在1 年之前的Gartner 研究报告中曾经有过提及,最近在加密货币社区中再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虽然今后会出现针对比特币技术堆栈的替代或者优化,但这些新兴的备选方案尚未经过验证,而且绝大多数没有投入实际应用。

对此,Gartner给出的建议是制定未来两年的投资方案,并且允许区块链项目出现90%的失败率,尽可能多地在关注业务价值实现的同时积累经验教训。其次,仅考虑区块链技术在短期内的小范围战术部署,同时认识到这些部署的有效生命周期最多为24 个月(届时它们会被更为进化的其它方案所取代)。再次,针对其它区块链平台创建战略评估框架,主要考虑覆盖范围和能力,包括架构、堆栈组件、安全跟踪记录、用例适用性、性能以及技术提供商的感知能力。在组织内举办创新研讨会,审核并评估不同的账本设计如何更好地满足特定的业务用例。最后,使区块链项目成为催化剂,推动并寻求开放架构,发挥网络与业务生态系统的价值,淘汰多余、僵化或者过时的系统和流程。

对产业产生的改变

除了计算机专业领域外,蔡维德还是计算法律学专家,对区块链在法律方面能发挥的作用有着持续的关注,目前他正在进行区块链在数字版权领域的相关研究,他表示区块链在数字版权上可以做三件事情:

版权注册(或确权)。当一个作者做出一个产品之后,他可以在版权中心注册产品,版权中心经过验证之后,可以确定这个产品是原创作品,因此将这个作品放入版权中心的区块链里面。

版权交易。有的版权交易是永久的,有的是暂时的。比如有人在网络上观看微电影,这个微电影的版权使用只是暂时的;再比如有人把自己所画的卡通形象卖给玩具商,那这个版权交易就是永久的。版权无论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都可以在版权中心交易,这个版权交易可以使用区块链来作证。

版权保护。由于区块链上的数据是不可篡改的 (区块链的数据是可以更改的,但不能篡改,因为所有的更改不是改变原来的记录,只是在后面增添一条新纪录,表示原来的记录无效),因此它在版权保护上是一个利器。例如,有人在网络上看了一部微电影,可是却没有付钱,他播放微电影的行为被记录在区块链上,而这个记录是不能被公安以及任何单位所更改的。当人们来追踪他的播放行为时,会发现他违反了版权法规,因为区块链上的记录可以当作法律证据。

传统版权保护是用文本或数据库来处理。用纸张文本处理有诸多不便之处,如记录搜寻、纸质保存、文件遗失等;使用普通数据库,虽然查询速度加快,但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可以被篡改的。因为可以被篡改,所以数据库中的数据很难被视为有效的电子证据,因为犯罪者可以辩解数据库中的数据被其他人如版权中心的数据库维护者篡改过。但区块链不一样,包括作者、使用者、版权中心的人和数据库维护者都无法篡改区块链上的数据。所以,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可以被当作有效的电子证据。

此外,蔡维德表示区块链的落地应用会对某些产业和商业模式产生影响。

他举例说,比如英国金融城的智库Z/Yen Group在研究区块链对产业流程的影响时发现有些产业的流程会发生巨大变化,而有些只会发生一点更改。金融和保险这两个领域会因为使用区块链需要改变内部流程以及架构,当一个组织需要更改其内部流程和架构时,对这个组织来讲就是巨大的改变。

其他例如民生方面,遗嘱、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结婚证明等也会有一些改变。人们可以将遗嘱放到区块链上,这样他们的遗嘱就不会被篡改。死亡证明也是一个例子,如果有人已经死亡,家属有可能迟迟不送出死亡证明,以便继续领取医疗保险。利用区块链技术则无法隐瞒人的死亡状况,医疗保险会及时停止。同样的,如果将结婚证明放到区块链上,人们可以发现结婚的对象是否已经和别人结婚。学校的成绩单和文凭也可以放到区块链上,人们可以从区块链上找到一个人过去的成绩以及文凭,且因为不可篡改,人们可以精确评价这个人的历史以及各个方面的成就。

公司以及个人的税收也可以放到区块链上,政府和公益组织从而可以知道相关者的收入情况,从而决定是否给予支助。英国政府正在推行在税收以及社会福利上使用区块链了,这是英国首席科学家顾问所推荐的。

 

大数据差别定价公平吗?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形势与任务(二)

区块链发展已迎来战国时代

网上金融添新规:又全又严

政务云需求或将集中爆发

释放新动能 发展新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