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还会让人更有创造力,更自信,能更好地生活。
幸福的定义并不重要,幸福的成分才更有意义:拥有积极的情绪,散发美德,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这次讨论的,正是如何在生活中去构建这些幸福的成分,让自己、让孩子、让家庭都更幸福。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吴颖 插图|虫神杨
彭凯平:幸福在哪里?
人性中散发光芒的那些特质,比如仁爱、正义、勇敢,以及好奇心、自控力等,会让一个人感受幸福,获得幸福。我们应该更关注孩子这些方面的发展和培养。
受访专家 |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与东亚研究终身教授)
彭凯平教授这几年和积极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北京积极心理学学会理事长,也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我们知道,积极心理学是通往幸福的研究方法和实践之路。所以,谈及幸福话题,他应该是中国国内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中国父母,本可以让孩子更幸福
彭凯平教授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时间,于是我们先问起他是否能感受到中国父母与美国父母在育儿态度和方式上有所差异。他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中国人可能是对孩子倾注了最多心力的一个民族,因为我们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的延续,更希望和孩子永远在一起。
而美国的父母多是把孩子看成是上帝的礼物,认为孩子是生命中的过客,因此更强调个人主义,也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所以在教育方式上确实不一样。但是在教育态度上,他认为中国父母更具优势,愿意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也更遵从为人父母呵护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既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跟风,正如彭凯平教授所说,其实中国父母亲作为世界上最勤奋、最有爱心的父母,最应该能培养出幸福的孩子。
但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幸福?
但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未来呈现出越来越多不确定性的今天,中国父母有着太多的担忧和焦虑,这也使得我们的家庭和孩子似乎缺少了幸福感。
彭凯平教授提醒父母,首先,不要把我们在其他方面所承受的压力、紧张或恐惧带回家。虽然他也同意这很难做到,但是他更明确地指出,这种因为压力、焦虑,甚至社会规则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迁移,实际上是让孩子不幸福的特别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他还谈到了一个让家不幸福的原因就是社会异化。也就是说一些父母把家庭的本质——一个幸福、安定的港湾,变成了人生奋斗的战场之一。这些父母把孩子的升学、考试都当成是“战斗”,而且更让他们焦虑的是,这还是一场不完全受自己控制的“战斗”——孩子的学习终归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父母自己拼命就能完成的,因此会变得更加焦躁和急功近利。
再次,他认为还有一个让家庭不幸福的问题就是,中国人太容易把家庭看作是自己人生的一种验证和证明。所以有些父母就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的寄托,比如自己没能上大学,孩子一定要考上;自己没念名校,孩子一定要进名校等。他认为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不仅让家庭丧失了幸福,还是父母自私的一种表现。因为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父母没有完成的心愿,不应该让孩子去“报仇雪恨”。
家是幸福的整体体验
彭凯平教授一直强调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整体体验。他认为,幸福是很广泛的概念,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开心只是幸福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面。幸福一定是特别积极、愉悦的感受,但同时它又有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是指我们知道它为什么好,知道这么做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正是这种整体体验,能使人们区分出幸福与一些短暂的、没有意义的开心的差别。所以幸福有认知的成分,但必不可少的更是情感的成分。而彭凯平教授告诉我们,其实这种整体体验在家庭中是最多的,中国人所谓的天伦之乐就是如此:全家人相亲相爱,维系关系,同时每个人都感觉愉悦。
另外,父母爱孩子也是一种幸福,因此亲子之爱会产生有意义的结果,同时让孩子愉悦。彭凯平教授说,甚至有人用心理学的方式可以计算出来,一个人最重要的幸福来源可能就是他的婚姻和家庭:家里的亲人,要一起生活一辈子,如果家人不开心,你也不会开心;家庭中有着很多丰富、美好的记忆和愉悦的心理感受,包括爱、满足、自豪、欣赏和支持;在家庭中,我们还能回归心灵的宁静,不感到孤独。心理学有很多实验都表明,一个人在家里得到的正面、积极的情绪比较多,负面情绪比较少。所以彭凯平教授说,家是一个人幸福的港湾,这话一点没错。
想让孩子幸福,自己先幸福起来
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细胞,使得人类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由此逐渐发展了语言、音乐、艺术、使用工具等。也正是这样的特征,使得人类的情绪可以相互传染,所以彭凯平教授告诉我们,幸福也会相互感染和传递。也就是说,在家庭中,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我幸福他就幸福,他幸福我也觉得幸福”。所以,彭凯平教授认为,父母的幸福感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幸福感,如果父母感觉不幸福,孩子也不会感觉幸福。人就是这样互相感染的生物。看来,不幸福的父母没有办法去创造孩子的幸福,想要孩子幸福,还是先让自己幸福起来吧!彭凯平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中国伟大思想家费孝通先生的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一个人首先要自己美才能够成人之美,自己都不美,很难去成全别人。之后才能“与共和大同”。幸福和快乐也是一样,自己拥有,才可以让孩子、家人甚至周围的人都感受到。
尊重天性,抓住幸福培养“关键期”
对孩子的培养,不仅要根据孩子的大脑发育和心智成熟度来进行设计,同时还要知道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人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其实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就是天性。现在很多父母都开始了解和重视儿童认知的发展,比如几岁学语言、几岁学走路等,但是对于人性发展的阶段还并不是很清楚。
彭凯平教授说,积极心理学过去10年来很重要的一项科学突破,就是已经意识到人性特质的发展和培养也有关键期。比如2岁半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5岁开始要让孩子学会自控;到了9岁左右,就要开始关注情商培养;12岁则是一个孩子价值观初步建立的时期……彭凯平教授认为,这些培养,太早开始不行,太晚也会出问题。而如果在适当的时候培养,就可以将一个孩子引上幸福之路。
彭凯平教授开玩笑地说,现在很多大孩子甚至成年人,都不懂得什么是“同理”,看到身边的人在哭,还在那儿给人家讲大道理。其实这就是在发展同理心的时候没能适时发展和培养。他举例说,比如一般2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出现同理心,也就是开始知道并试着猜测别人的心思。比如妈妈回家后东张西望,孩子就会问:“妈妈,你是不是在找拖鞋?”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理解分享,这也是同理心的体现。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和训练孩子多了解别人的心思和心态。彭凯平教授说,其实同理心发展好的人,往往也是这个社会上幸福的人和聪明人,因此他知道对方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所以能够准确回应,获取对方的信任和好感。而儿童情商教育,彭凯平教授提到,美国都是在孩子9岁的时候才开始做,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才开始关注别人的事情,因此提早训练并没有什么用。自我控制也一样有“关键期”,如果孩子3岁就开始训练他的自控力,反而是在违反天性,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愤怒、焦虑、恐惧、无所适从,出现心理问题。
彭凯平教授一再强调,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靠的是同理心、情商、关注别人、自控力等这些人性,而不是所谓狼性、虎性这些动物本能。也正是人性,才可以让我们去追求幸福,感受幸福。
积极教育 幸福实验室
积极教育,是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把快乐和幸福以工具、技术的形式展示出来,是幸福实验室正在做的事。
积极教育,将孩子送往幸福
首届世界积极教育大会将于2016年7月18日-20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召开,彭凯平教授将出席并发言。这将是在中国教育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这样的国际教育会议上,作为教育理念发起国参加,在亚洲也是唯一的发起国。
彭凯平教授告诉我们,积极教育的本质就是幸福教育,探索和孩子天性、人性相关的教育。彭凯平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积极教育中设定了以下这些模块:
和情绪、情感、压力等相关的教育,教会孩子拥有积极情绪;
自我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培养积极自我意识;
处理关系,让孩子拥有积极的人际关系;
积极行动,帮助孩子学会找到目标,做有意义的事。
彭凯平教授强调,知道积极教育背后的科学道理,比知道其中的教育技巧更重要。因为技巧只是载体,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才会在做的时候有创造性,而且能够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调整、修改甚至延迟,不教条和僵化,这很重要。
彭凯平教授提到,积极教育不能以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为主,而一定要以孩子的天性为主,而对天性的界定,则一定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因为尊重科学的教育不是参照个体经验,一定要有大数据支持,要有理论和实证,还要有实践经验。彭凯平教授希望他和他的团队进行的积极教育能够真正触动孩子的心,将孩子人性中最美好的那些特质发挥到极致。
幸福实验室:“看见”幸福
彭凯平教授和他的团队以及合作伙伴,正在搭建幸福科技实验室,以期让更多的人能清楚地“看见”幸福是什么。
比如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这个实验室里进行一些互动,通过如心压计、脑波仪、眼控—意控人机交互等设备把互动时的数据反映出来。之后,会有工作者帮助父母与孩子改善或调整互动过程中的语气、语调、语速等,设备会随时监测,大家就能看见一些数值在改变。实验室正是想借助这样的心理学分析和评测方法,辅以相关的仪器和一些互动安排及游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人在什么状态下最容易放松和产生愉悦感,准确地去辨识什么能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感。
把快乐和幸福以工具、技术的形式加以研究和展示,并形成能提升幸福感的产品及应用,这正是包括生物基因技术、脑神经技术、可穿戴技术、社交移动技术和大数据等最前沿幸福科技的价值所在,也正是幸福科技实验室将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做对 9件事,孩子会
幸福健康,快乐,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你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幸福”,更是很多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衷心祝愿。但实际上,成功与幸福往往并不矛盾,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所以,我们不必二选一,可以都要。但首先,还是要做对这9件事,引导孩子走向幸福。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曾在他的书中提到“别让孩子输在幸福感上”,可见,让孩子拥有幸福这件事,从一出生就可以开始考虑了。
1.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最终拥有幸福的起点,是他要对这个世界具备足够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来源则是紧密的亲子关系。除了细心呵护,关注孩子的健康、营养、睡眠之外,良好的亲子互动可以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双人舞”般理想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不是我们看管孩子,也不是带着牺牲精神陪伴孩子,而是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像跳起了双人舞,双方都情绪饱满,能够互相激发和带动,步调默契一致,也都享受其中。
游戏、亲子共读、旅行、在大自然中玩耍,都可以建立起这种类型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能愉悦其中。
需要提醒的是,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精神状态应该是非常平和、稳定的,能够一如既往地回应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这就要求如前面所说,父母自己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有幸福感,同时,也要保持对孩子态度的稳定,不能高兴时一味溺爱,不高兴时置之不理。
2.尊重规律,鼓励探索
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基本的规律,包括认知方面的规律和人性特质发展的规律。但每个个体又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这两个方面的尊重缺一不可。父母自己是孩子最好的健康专家和心理教练,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多观察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给他支持,以及给他什么程度的有效支持。
充分尊重还表现在适时放手鼓励孩子探索。积极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积极情绪养成与探索程度直接相关。因为探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控制感,而这些持续的相似积极体验就会形成正反馈,让孩子的自信、乐观像螺旋楼梯一样不断上升。从一个只能躺在床上的小婴儿,到可以用手抓到玩具,到能够爬着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到站立行走,以及学会自己吃饭、如厕,从控制自己的身体到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需要有更多的空间和探索的机会,才会成长得更扎实。就像很多宝宝在开始试着从床上往下爬的时候,如果我们只在旁边看护他,不干涉他,他很快就能探索出让自己安全又有效的下床办法。
3.真诚赞美,放大优势
我们不鼓励盲目地称赞孩子“你真棒”“真聪明”,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鼓励对孩子的赞美。赞美有3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赞美孩子的本真,尤其是孩子人性中的光芒,比如他的正直、勇敢,他对家人的关爱等。这比只称赞他在学业和技能上的成绩重要得多。
第二,我们需要发现每个孩子不同的优势,用赞美的方法不断扩大孩子优势的一面。孩子从很小就会发现,他在做某些方面的事时经常受到称赞、关爱和注意,那么这些事就会成为他更愿意去从事的,这就让我们有机会可依据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培养出杰出且独特的孩子。
第三,称赞要具体。这不仅是在帮助孩子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优势,其实也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一种积极正向地看待人与事物的方式。我们都知道,幸福是建立在拥有积极心态基础之上的,而积极心态中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你看待世界和生活的视角。具体的赞美,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这样积极的视角,发现每个人身上美好的地方。
4.设定明确又有效的规矩
毫无边界的自由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想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健康,掌握好社会行为规范,今后能自在、快乐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必须学会给孩子设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立规矩。
但是规矩不是单给孩子制定的,应该全家人一起遵守。比如想让孩子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全家人吃饭的时候都不要看电视或看手机。我们设定的规矩边界要非常清晰,不要随着父母的心情摇摆不定。所有的规矩在执行的时候又需要有弹性,不能过于僵化,比如规定孩子晚上9点睡觉,拖延几分钟不是什么大事。不清晰和执行过于僵化的规矩,都容易失效,并且很可能让孩子产生极大的逆反情绪。
规则的设定也不是为了控制孩子,因此我们在立规矩时,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自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在孩子破坏规矩时能理解他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还需要长期地、耐心地不断给予提醒,才可能真的用规矩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从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对孩子一生是否能拥有幸福至关重要。5.用兴趣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应功利性地为他今后的升学、工作或生存为目的去考虑,而是应该引导孩子从兴趣发展中探索到快乐产生的秘密,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力。有时候,也许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在浪费时间的事情上,恰好能够激发出孩子的主动性。因为只有他感兴趣的事,才更有可能持续地去钻研。
当然,孩子的兴趣会随着他的成长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变化,我们所做的不是替他做决定,也不是过多评判和参与,而是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和支持,比如给孩子提供机会,帮助他克服探索中的困难,鼓励他通过不断努力提高技能。这样,孩子就可以在不断探索、尝试和超越自我中获得钻研和学习的快乐,也愿意继续下去,调动起强大的内在动力。
6.情商培养,快乐的起点
情商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但它之所以和孩子的幸福紧密相关,是因为人的一生中都在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如果孩子能早点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并且能很好地掌控情绪,就更可能让自己从容面对生活,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从而获取更多的积极体验,感受幸福。
情商的培养包括自我接纳,控制压力,恢复力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等,因此它不仅是为了提高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自我成长。高情商的人应对挫折时有良好的心态,在任何情况下能尽快恢复平静,有积极乐观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可以说,情商确实是孩子通向幸福之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不过,情商培养除了专业的训练之外,更需要重视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连接,以及父母自己也要重视提高情商。别忘了,孩子从一开始如何理解情绪,如何处理情绪,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
7.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获得幸福的一种基本策略,它可以让人学会欣赏,在逆境中看到光明,学会知足和享受当下。懂得感恩的人大多积极乐观,也更受欢迎。可见,学会感恩,有助于让我们更接近幸福。还是那句话,想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也需要有一颗包容、感恩的心。
感恩可以通过很多练习慢慢形成习惯,比如每天对家人说一句感谢的话,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总结一天中感觉美好的事。舒适的家、可口的饭菜、家人的陪伴、健康的身体、路边盛开的鲜花、温暖的阳光……都是我们可以感谢的对象。在节日和家人生日时,也可以鼓励孩子送上祝福和礼物表达感激之情。这些小小的仪式不仅是在学习和练习如何感恩,更是在教孩子学会不要忽视与轻慢生活中的任何经历,要尊重周围的一切事物。不过多抱怨自己生活的外在环境,有丰盈的内心,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的人,最容易幸福。
其实父母可以从感恩自己的孩子开始做榜样,感谢他和我们时刻相伴,感谢他让我们重新发现了自己。这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父母对自己是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8.培养助人之心
帮助别人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很多积极心理学实验都已验证了这一点。因为人在帮助他人,尤其是在进行公益行动时,自我定位更加积极,得到对方真诚的感谢后,自我价值感也会有所提升。这不同于一般的感官愉悦,也不是一种暂时的开心,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因此它会带来有意义、更持久的积极体验,也就是幸福感。让孩子从小有一颗助人之心,不仅是一种美德熏陶,也能让他和幸福感靠得更近一些,更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助人之心并非是从带孩子进行公益活动才能开始培养,其实给孩子营造一个互爱互助的家庭环境更为重要,父母自己有爱心、爱帮助别人,也更能影响孩子。另外,还需要注意培养孩子了解帮助别人的尺度和方式,提高孩子帮助他人的能力。比如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挺身而出,什么时候需要求助;知道哪些人需要物质帮助,哪些人需要精神安慰等。
9.让孩子融入真实生活
孩子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株需要不眨眼睛精密呵护着的奇花异草,更不是一台别的什么都不用管的学习机器。我们应该让孩子融入真实的生活,让他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学习和成长,让他了解家庭的情况,参与家庭事务。这其实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信任,也让他更有机会去体验幸福。毕竟,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幸福感更多地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只存在于学习中,也不是来自于物质和外在环境。
喜欢帮着做家务,关心家人,爱为家事操心,这些都不是坏事,这其实都是孩子自然而然地“活在当下”的一种表现,这会让他从小就认识生活,并在其间锻炼出很多适应生活和应对问题的能力。要知道,想要有幸福的未来,不仅需要有乐观的心态,更需要通过每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找到自己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