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活动资源缺乏针对性、互动交流缺失以及总结和分享不足等问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学习者构建移动学习环境,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者的互动交流和实践成果总结和分享。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通过两轮实验对平台的功能设计进行不断改进,提升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微信公众平台;基于设计的研究;移动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458x(2016)04—0067—07
一、引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参加校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1]。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情境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利用假期开展的针对特定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
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研究表明,许多高校无法做到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造成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脱节。大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缺乏与同伴、教师之间必要的交流与协作,面临困难时难以获得来自学校、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效性[2]。作为热门的移动通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并实现与特定群体全方位的沟通和互动[3]。如今,智能手机、微信等已经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为他们的日常交流、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服务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用微信公众平台,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微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促进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从而提升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分析
“课堂理论教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实践亦是课程内容的基本范畴,内容丰富、开放、灵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高校实践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不可或缺的良好资源。”[4]Newmann等人指出,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胜任力,增强自主性,促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5]。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并对来自不同院校的大学生和相关教师进行访谈,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资源针对性不足
周彩姣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调查中指出,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他们在活动中既需要自由的学习空间,又希望得到来自学校、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支持[6]。杨昕宇在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7],学生在实践中处于被动,在活动开展前仅仅通过网络搜索所获取的信息是不够全面的[8],学校和教师难以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使实践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互动交流不足
大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难以与同伴、指导教师进行信息的共享和必要的交流与讨论。部分大学生在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参与持久性差,容易遇到各种困难,沟通与协作不足导致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9]。较多的国外社会实践案例表明,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恰当地处理各类人际关系[10]。在这一问题上,台湾地区的研究者在场馆学习、户外学习的案例中运用通信网络和移动设备帮助学习者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促进同伴之间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升学习效果[11]。
(三)总结分享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往往缺乏创新,少有突破,活动形式单一、陈旧;少数主题新颖、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又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分享[12],导致许多实践团队不断重复前人的工作,缺乏创新。Mar⁃cia Bok提出[13],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在于提升学生的群体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有必要将有价值的实践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分享、宣传与推广,使更多的实践学习者参与到真正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预定目标并开展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为他们构建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移动学习环境,通过移动设备和通信技术辅助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展。
三、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
(一)理论支撑
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组成学习小组,在指导者与同伴的帮助下,通过分析、探讨、分享使问题得以解决。活动理论强调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和活动之间是相互反馈的,活动时获得理解,理解又影响我们的活动,如此循环[14]。在活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使学习者实现外部体验活动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促进双重建构。
Barab和Duffy指出,学习者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还形成了该情境下实践共同体成员的身份,实现了认知发展和身份建构的双重结果[15],这也是情境认知理论的内涵所在。情境认知强调物理和社会情境脉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与社会性互动促进学习者认知。在情境认知理论看来,学习环境是进行有意义学习必不可少的,应该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活动和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支持他们的合作与知识建构。
因此,运用活动学习理论可以更好地反映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参与性和成效性,并且可以根据活动成果来改进设计。移动技术不再是实践学习的客体,而是成为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内化知识、搭建有效学习环境的工具。借助相关技术构建移动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具体活动中实现认知发展、能力提升和身份建构。
(二)技术支持
近年来,在挖掘移动设备的教育价值、基于移动设备开发教学应用程序、利用移动设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等方面,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并取得积极的研究成果[16]。纵观移动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满足学习需求的迫切性、提升学习者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凸显学习场所的泛在性、体现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增强学习活动的情境性以及资源丰富性等方面,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借助移动设备,可以构建学习发生所需要的具体情境,从而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现实经验,在认知上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并开展多元化、弹性化的学习[17]。
因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应该选取合适的移动应用技术。近年来,在图书馆、高校教学与管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等领域中,微信公众平台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作为一项新兴的移
动通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以其资源多元化、平台易用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特点,促进了学习者同伴、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对于提升学习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提供学习资源方面,李娜等人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并在具体应用中验证了其有效性[18];在平台易用性和功能多样性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高校管理等不同领域中的灵活使用,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可以为不同使用者提供相应的功能和服务;在平台交互方面,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说:每一种技术都对人的交往模式进行重组。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多重交互形式,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用户与平台功能的操作交互以及用户与平台资源的概念交互。
根据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可运用微信公众平台集成多种功能模块,构建相适应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活动资源,促进线上的交流讨论,强化学习活动的总结,并通过分享与推广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
四、微信平台的功能设计
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要实现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学习者与教学要素的信息交互、学习者对于新旧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概念交互,这三个层面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19]。正是由于这些交互的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面临资源缺乏针对性、交流缺失以及分享不足等问题。因此,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移动学习环境时,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平台的各项功能,保证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的实现。社会实践的现存问题、各类交互与平台具体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相应的平台界面如图2所示。
资源推送:平台将多种媒体形式的活动资源推送给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可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资源,初步了解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在被动接受推送的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平台提示的关键词进行回复,主动获取相关资源(如图3所示)。此时,微信公众平台不再是单向的资源提供者,而是成为与学习者不断交互的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平台管理者可以借助后台数据分析用户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从而对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再设计。
平台的这类功能实现了学习者与平台的操作交互,使学生在根据需要获取资源的同时,又能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主动地创建资源。
(二)微社区
微社区是一个移动版的论坛。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进行主题的发布、相互评论和点赞。此功能使平台成为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媒介,能够翔实地记录每一次线上的互动、每一个问题的解答和每一次思想的碰撞,这些宝贵的信息对实践活动后期的总结和反思有着重要意义。
这项功能可以实现学生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信息交互,使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存在,并参与到实践学习的过程中。
(三)微网站
微网站源于WebApp和网站的融合创新,便于移动端用户浏览。该功能从整体上呈现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相关的主题内容和资源,主要包含主题概览、本周活动、精彩视频、拓展链接等二级菜单。学习者可以利用该功能分享实践成果,在线获取反馈信息,总结经验,为后续实践团队提供参考。
这项功能使学习者在社会实践前后通过对比相关资源和成果,加深对活动主题的理解,形成新旧知识和概念之间的交互。
五、社会实践中微信平台的应用测试
基于设计的研究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以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协作为基础,通过迭代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过程来改进教育实践,并产出与真实情境相符的设计原则和理论[20]。这样的研究范式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的过程,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检测效果,并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地改进设计,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21]。
本文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通过迭代实验的方式探究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中的使用效果,以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标准,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界面和资源进行改进和完善。
实验对象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两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他们的活动主题是“锡城寻梦,故居寻根——关于无锡市名人故居的现状调研”和“手曲艺指——传统泥塑艺术生存现状调研”。两个团队分别走访无锡市内具有代表性的名人故居和惠山泥人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并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主要涉及的平台功能如图4所示。
平台管理者制作与实践主题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利用平台的资源推送功能,在活动开始之前为团队成员推送消息,使成员对活动主题产生初步的认识。
此外,将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集成到平台中,通过平台的关键词回复功能,受访者在关注平台之后回复关键词“问卷”,即可在线填写并提交问卷(如图5所示)。这样的功能便于问卷的发放、收集和数据统计。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借助“本周活动”功能为实践团队成员呈现活动的整体计划,便于成员随时了解每个阶段的详细安排,合理开展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根据需要向微信平台发送语音、图片、视频等资料,实时记录调研活动开展的过程。后期通过后台整理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材料,进行分类汇总,为后续新闻稿和调研报告的撰写提供了方便。
在每天的活动之后,成员在微社区发布主题,以图文形式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感想,其他成员通过回帖、点赞等形式进行交流和互动。平台能够记录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问题的解决以及情感的表达。
(三)总结宣传阶段
在活动后期,把平台中保留的活动过程视频和图文资料整理汇总后,在社交软件中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活动的成果。同时,把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借助平台进行分享,为后续的实践团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六、平台的反思与改进
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注重相关数据提供的证据。第一组实践团队在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过程中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对他们的持续关注和访谈,结合后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了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一)平台数据分析
1.平台蹦失率
蹦失率是用户访问浏览完第一个页面就离开的访问次数占入口总访问次数的比例,在网站和平台分析的研究中是衡量被访问页面优劣的重要因素[22],数值越小代表微信公众平台能吸引用户访问更多的页面,数值越大则表明用户在访问第一个页面之后即离开平台,说明对页面内容、资源、功能、服务、甚至平台的整体感觉与预期相比并不满意。
后台数据显示(如表1),在推送资源和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平台的蹦失率保持在20%左右,说明平台对实践团队成员具有一定的黏性,能够吸引他们浏览更多的页面和资源。
在实践活动前期的资源推送过程中,相关资源的被阅读数量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如图6所示),说明这些资源得到了实践团队成员的普遍认可和平台其他用户的密切关注。通过对具体用户的分析发现,实践团队的各个成员对同一资源都有多次浏览和阅读的记录,可见他们在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多次熟悉相关知识内容,为即将开展的调研活动做准备。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曾多次使用平台中的消息接收功能。他们将活动中拍摄的照片、访谈的录音等资料发送给平台,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活动过程,并在活动结束之后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数据表明(如表2所示),实践团队成员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平台的这项功能,在调研过程中不再重点关注技术、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而是将重心转移到活动本身。
在活动结束之后,对实践团队成员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理汇总,针对资源、互动交流和总结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资源方面
有同学认为,在开展活动之前通过阅读和学习平台获得的多种形式的资源,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相关主题,对后期活动的开展有很大帮助。也有同学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这样的平台不断地汇集各类学习资源,不仅对社会实践活动本身有益,而且在借助社交软件进行分享时也能影响其他学习者,从而拓宽实践活动的影响范围。
学生认为平台中推送的资源风格较为一致,操作方式统一,可以顺畅地进行浏览和转发。在内容上,由于平台资源来源于对相关资源的整理汇总,与单纯的网络资源相比,更充实、更丰富。
2.互动交流方面
有同学表示,平台中的微社区为小组成员构建了一个交流讨论的线上空间,调研过程中的感想和心得都能够通过微社区进行分享和交流。不同于QQ群等其他在线交流方式,利用这样的平台功能可以有效地记录各个话题,便于总结反思和调研报告的撰写。还有同学会经常性地通过微社区查看相关话题并进行评论,认为该功能使同伴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在增强小组凝聚力的同时,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经验的实时分享,为活动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3.总结共享方面
有同学表示,他可以熟练地运用平台中的微社区记录每天活动的感想。在调研结束之后,团队成员能够借助平台接收的消息还原活动的全过程,这对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反思都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同学认为,他们团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发现了很多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和网站资源,通过平台的微网站功能将这些资源进行了分享,使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不足与反思
通过第一个实践团队相关活动的开展,在肯定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提升了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同时,结合团队成员的反馈与建议,也发现了平台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每个活动阶段都要求实践团队完成新闻稿的撰写和媒体投稿,团队成员需要定期完成阶段性总结。而平台的微社区和消息接收等功能所记录的信息较为繁杂,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阶段性的整理和总结并在平台上予以呈现,而平台中缺少这一功能。二是小组成员以外的大学生通过对平台的关注也会对某个活动产生兴趣,应该提供相应的便利,使他们能够与活动的组织者直接进行线上的交流与沟通,了解活动计划与安排,并报名参加活动。三是微社区功能不够稳定,话题、评论等信息审核时间较长,影响了使用效果。四是在手机处于2G网络的情况下,平台资源加载较为缓慢。
(四)优化与改进
针对上述不足,对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了优化。优化之后的功能模块与原功能对比如表3所示。
(五)二次实验
对平台的功能设计进行改进之后,进行了第二轮实验。“手曲艺指——传统泥塑艺术生存现状调研”实践团队借助平台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依旧是遵循第一轮实验的流程,在活动的各个阶段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不同功能。通过实验的开展、后期的数据分析和访谈,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再次分析。
1.蹦失率数据
蹦失率由第一轮实验过程中的20%下降为10%左右(如表4所示),说明由资源加载过慢等原因引起的访问流失率明显下降,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能够在平台中访问更多的页面,浏览并学习更多的资源。
有十余位大学生通过新增的“活动行”功能了解到实践活动的日程安排,完成了在线报名,通过与实践活动小组的沟通交流,他们参与了不同阶段的实地调研。在“兴趣部落”中,通过对后台的实时观察与操作,保证了话题的及时发布,团队成员使用该功能进行交流讨论的频率明显增多,每个话题都有同伴积极地评论与交流。
3.总结共享方面
成员们认为,与之前参与过的实践活动相比,这次活动收获更多,保留下来的活动资料更丰富,并且通过分享和宣传使更多人了解了他们的实践成果。
这些反馈表明,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满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需要,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会用到微信平台的某些功能,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资源获取、互动交流和总结分享等方面经常遇到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操作交互、信息交互以及概念交互的效果都有所提升,实验组成员对于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实践活动有着较高的兴趣和较好的接受度。
七、结语
实践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是他们的第二课堂,通过现状分析,发现大学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其中,为他们构建移动学习环境,帮助解决相关问题,优化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本文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对设计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具体应用,在两轮实验研究中,发现了平台设计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了优化。考虑到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境较为复杂,现实问题较多,还需要进行更为广泛的实证研究,对平台资源进行更为详细的开发和不断的改进,在优化社会实践开展效果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实践方式和方法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4]徐国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2]汪淑娟.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3.
[3]谢远超.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中山大学,2014.
[5]罗公利,毛常明.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现状及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9-83.
[6]周彩姣,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9):74-79.
[7][12]杨昕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8]范冰.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9]刘韧,易厚,贺宗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87.
[10]刘志军.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9,(2):78-82.
[11][17]高台茜.未来教室学习——以无线网络应用为基础的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J].台大教与学,2001,(9):32-35.
[13] Melvin Delgado. Community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an Urban Con⁃text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24.
[14]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6):9-14.
[15] Wen-Hsiung Wua. Review of trends from mobile learning studies:A meta-analysis[J].Computer & Education, 2012,(59):818-821.
[16]马庚明.支持情境认知的移动学习课程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9.
[18]李娜,乜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7):52-55.
[19]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5):24-28.
[20]梁文鑫,余胜泉.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6,(7):19-21.
[21]Wang F,Hannafin M. Design-bas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5,(4):5-9.
[22]杨浩.基于网络环境中数据库营销的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1,(10):8-12.
收稿日期:2015-10-10
定稿日期:2015-12-30
作者简介:晋步,硕士研究生;王小根,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王心语,硕士研究生;王书瑶,硕士研究生。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2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