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门诊室里,来了一个特殊的小患者,年龄只有8岁。
8岁的小孩子,本来该是头发生长茂密的时期,可来到诊室里的这个小女孩,头顶上半部分和前半部分竟然只有稀稀拉拉的几缕头发,后脑部头发却很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我的询问下,年轻的妈妈跟我诉苦:“医生,你看看我这孩子头发还能长出来吗?一个女孩子,没事就拔头发,管也管不住,怎么办啊?”
一般来说,这种“拔毛癖”以青少年居多,而原因也多是因为学习压力或者心理压力,年初就有新闻报道杭州21岁女孩患上恐怖拔毛癖,8年拔光满头秀发。按理说,8岁小女孩应该没有什么压力才对啊,怎么会有“拔毛癖”呢?我注意到,年轻妈妈在跟我说话的时候,小女孩怯生生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妈妈的脸,后来得知,原来这个年轻妈妈年前生了二胎,可能是疏于对这个大女儿的照顾,所以,感到孤独和焦虑的小女孩心里开始失衡,误以为妈妈被弟弟“抢”走了,反复出现暴躁易怒、生气、欺负弟弟,甚至厌食、生病、尿床等情况。据她妈妈讲,有一次,她居然哭着闹着要离家出走,并大声哭喊要死给她看!
年轻的妈妈以为是小孩子的气话,也没有放在心上,但这近几个月,她却发现女儿的头发渐渐变少,本来密密厚厚的头发,头顶只剩下几缕,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来到了皮肤科就诊。
听完年轻妈妈的叙述,我仔细看看小女孩头顶上稀稀疏疏的几根头发,再看看她澄澈的眼神,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沉重。我联想到去年二胎政策刚放开时,13岁的湖北女孩用刀片割手腕,致使怀孕13周的母亲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妊娠这一新闻,看来二胎家庭里“一胎焦虑”的问题确实很严重。而我知道早在2009年,媒体就曾爆出重庆长寿14岁女孩因母亲怀孕生二胎而写下遗书的事件。
(2)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父母宠爱。曝出来的这些活生生的新闻事件,需要我们大人进行深刻的反思。
随着二胎政策放宽,不少家庭其实都面临新的“一胎焦虑”困境。也许,这中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孩子本身的个性问题,但是作为一胎独生宝宝,本来拥有来自亲属和爸爸妈妈众星捧月的爱,现在突然多了一个人来“抢”这份独有的爱,感到有些焦虑是值得理解的。所以,作为父母,面对一胎孩子出现极端的行为,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平时是不是因为溺爱,让一胎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心理承受力和包容心,缺乏分享爱的能力呢?
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曾经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问下自己,你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有人给出一个美丽而让人感动的答案:“我要孩子,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所以,快乐的父母,孩子也会快乐,你有爱,孩子也充满爱心。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如果父母在要二胎之前,以一种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孩子新成员的到来并不会减少父母对她的爱,如果妈妈在孕育第二个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大孩子来照顾孕宝宝,多和孕宝宝交流,或者通过抚摸妈妈肚子的方式来参与弟弟妹妹的出生,并让孩子体会到“两个人一起玩比一个人玩更开心”,同时更不会疏忽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不是孩子出现各种因焦虑和孤独担忧产生的不良“癖好”就会少一些呢?
而对于那些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已有初步判断的青少年,出现的抗拒父母二胎的问题,如果告诉他们父母生二胎后,等父母步入老年,家里的事情他们可以共同承担,以后可以有来有往,互亲互爱,血浓于水,是不是可以让孩子打消心中父母被抢走的顾虑呢?
(3)
其实,我门诊中遇到的案例,除了“拔毛癖”,还有咬甲癖、露阴癖等。而在拔毛癖中,多见于孩童、绝经期妇女,但青壮年亦可发病,患者用手或铁夹、镊子等将自己的毛发强行拔除,受累部位以头顶部及颞部较多见,严重者会引起斑秃,眉毛、睫毛亦可受累,如果是成人则其胡须、腋毛及阴毛亦难以幸免。如果皮肤科医生找不到患者产生这种癖好的根本原因,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
还是回到文章开头小女孩的故事上来。有关拔毛癖,在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将这种病归类于精神行为障碍之强迫及相关障碍部分。但目前,出现这些症状的病因还不明朗,有人认为与情绪焦虑、忧郁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基因有关,更多的倾向于与心理不良因素有关,特别是与青春期父母关系处理不当有关。
后来,我给这个小女孩开完药,并建议这位年轻妈妈应带着女儿去专科医院就诊,在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心理疏导。至于头发,因为发现得早,我告诉她通过药物的治疗是可以恢复过来的。听完这些,年轻妈妈紧蹙的眉头才算舒展开来。
我们老家有句话说,孩子前面走,后面带着父母的手。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子,很多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来自于身边最亲近人,尤其是受父母的言语和做事方式的影响。但毕竟,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从家庭环境进入社会环境的过程,面对焦虑的大孩子,父母们不妨像对待一个小大人一样,平等地和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交流和照顾,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和独立性,这样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