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竹意
A抑郁患者“不治而愈”可能是自杀前兆
今年27岁的林青(化名)被医生诊断患有重度抑郁症,但随后不久,她突然表现“正常”了,家人的心里也感觉放松了。正当家人暗自庆幸她不治而愈的时候,她却偷偷服下了大量药物,导致虚脱昏迷,一天一夜的抢救也没有挽回林青生命,其家人追悔莫及。
重度抑郁症患者突然“好了”,往往是其要采取自杀行动前的一个危险信号,却很容易被人忽视。重度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有严重睡眠障碍、拒绝进食、自杀倾向等非正常精神和行为表现,其监护人为防止其有自杀行为也得时时提高警惕。抑郁症需要长期治疗,不经过严格治疗过程,而患者突然“好了”,这时候是最危险的,所以其监护人需要特别留心,不可大意。
B乖孩子、好员工容易“想不开”
从临床所见,自杀者有明显的人群特征:
精神抑郁。这是自杀行为中最主要的一种,精神抑郁者往往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缺乏不良情绪发泄的途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产生严重的精神问题,甚至导致自杀。这种情况还多发生于对自己要求苛刻、追求完美的人身上,学校的好学生,单位的好员工,家庭里最乖、最懂事的孩子,往往可能会因为一件工作没做好、一门功课分数低就会想不开,以至于寻短见。
调整适应能力偏差。这种情况多见于两个年龄段:一是青少年群体,心理发育未成熟,遇到不良刺激难以适应而选择自杀。二是老年群体,空巢、疾病、经济压力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自杀者中女性高于男性,抑郁症患者当中也是这种情况。这是由于男女生物学代谢差异造成的,女性天生感情细腻敏感。
C更年期当心抑郁症
邻居张女士50岁,前不久,因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尿频、尿急到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又是吃药又是打针,整整住院一周,症状丝毫不见减轻。因张女士同时伴严重失眠,只好请心理科会诊。心理科医生发现,张女士近几年一直处于高度疲惫状态,丈夫工作忙,根本不顾家,婆婆偏瘫卧床、父亲患痴呆,都要靠她照顾,张女士又担心女儿的学习,加上工作不顺心,近来特别烦躁、易怒,对什么也不感兴趣,记忆力明显下降,不时有头面部灼热感,自称常感人生无聊,若不是老人需要,真不如了断为好。近一年来,月经很不规律,量也很少,近3个月已经没有月经了。
原来,她患了更年期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常见于更年期女性,由于在这个阶段性激素分泌下降,逐渐衰老,再加上家庭、社会都需中年女性扮演主要角色,在抑郁素质的基础上,过度劳累后常出现焦虑、抑郁、失眠、情绪低落,同时伴有许多身体不适,月经紊乱或停经。
D学会正确对待抑郁
抑郁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心理状态,它会导致生理变化,抑郁时会让人感到疲倦、睡眠不佳、心灰意冷、食欲和性欲减退。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思维方式,抑郁时负向的思维、理解和记忆会占据大脑,因此,需要正确对待和处理抑郁,尽快回归到正常生活。
1.多运动、晒太阳可缓解抑郁。
心情抑郁的人坚持每天早晨连续散步30~60分钟,运动能使人体分泌一种调节情绪的化学物质,是天然的抗抑郁剂,因此,锻炼是抗抑郁症的最好药物,尤其是有氧运动,有助于消除轻微抑郁症。
研究证实,阳光是极好的天然抗抑郁药物,而早晨的阳光效果最佳。许多人有这样的心理体验:阴雨天会变得情绪低落,许多人的病情在季节转换时有所发展,而“阳光疗法”最适合治疗季节性抑郁症。
2.学会应付枯燥的生活。
提高活动水平、分散注意力。有些类型的抑郁与厌倦感密切相关,你除了工作及照顾家庭外,一定不要放弃与朋友聚会、从事其他活动的机会,只有这样,抑郁才会悄悄地离你而去。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思维处于消极事件的旋涡中,就应马上做一些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创建“个人空间”。有时,我们常忙于满足他人的需要(如家庭的需要),以至于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空间。其实,如果感到自己需要单独的时间和空间,你就应该坚定地去做,这对你是一个积极的选择,使你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
女性更年期,要解除思想顾虑,要以乐观与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年的来临。更年期生理功能日益减退,更应保持生活有节、起居有常的生理规律。要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同时应多吃蔬菜瓜果,增加蛋白质类食品,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补充含维生素类食物。维生素存在于乳类、蛋、肉、豆类、水果、粮食、鱼等食物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抑郁症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