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读书文摘·经典

庄子的权力观

作者:王蒙

王蒙 / 文

本来不是你的责任,你要管。本来应该由厨子做的事,你这个管理员非要做。本来应该科长解决的问题,结果你部长那儿批条子。你自上而下地包办代替、事必躬亲,把你累得一个臭死,结果还是有不良的反应。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越俎代庖。

庄子的奇想

庄子认为,天下是管治不了的,应该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他的思路很逗:没有一个权力的核心存在,拥有这个天下、把握这个天下,天下会乱,这个国家肯定会乱;然而,没事的时候,你不要具体地管。

越俎代庖这个话,值得我们世代深思,什么事都不要包办代替。再一个,越俎代庖的意义是,西方的政治学有一个纵向分权的观念。

先来说横向分权。比如说山东省管的是山东的事,你不能做一个关于山西省的决议,你管理的权限是在山东。除了横向的分权以外,山东还有文化厅、教育厅、财政厅,各有各的权力,这也是横向的。

纵向的是什么意思呢?部门有部门的权限,厅局有厅局的权限,处室有处室的权限,科室有科室的权限,中央有中央的权限。省、市、地、县、乡、镇,一直到村,各有各的权限,尽可能地不要越俎代庖。这是一种说法,实际运作起来,也有很多灵活性。比如一场仗打起来,司令员过来了,正巧遇到紧急情况,司令员抱住重机枪就冲过去,这会成为一段佳话。总体来说,我们尽可能地要把权限搞清楚,不要越俎代庖。

第三点更重要。越俎代庖反映的是老子和庄子他们很怪的思路。他不是让你干什么,而是让你反思,你干了哪些不该干的事。一个行政人员,一个官员,有时候,犯的错误是该干的事你没干。比如说搞预警的,自然灾害你没有预警。地震发生了,你没有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组织救援。那么,你失职。老庄有一个特点,他认为,人做的许多错事,不是该干的没干,而是不该干的事你干了、不该说的话你说了。

老百姓本来明白的事,你没完没了地讲,老百姓烦了,不按你的思路办,引起逆反心理。或者你的主观主义的指挥、主观主义的安排,给实际生活造成损伤。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计划经济比较严密、比较合理,什么东西都计划好了,任何东西都不要有生产过剩、产品积压的现象。所以,计划经济是非常辛苦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买不着钉子;因为钉子太小,钢铁生产里没有这项计划,他生产钉子干什么啊。你若计划得过分周密,人的脑子又是有限的,仍然存在各种疏失,仍然可能挂万漏一,乃至于挂一漏万。

尤其拿我们国家的经验来说,什么时候开始收割、什么时候入仓、什么时候清场,都由上边定计划。气候不一样,年景不一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劳作习惯不一样,从上而下的统一安排,根本是做不到的。

简政的启示

庄子说,地老鼠,尤其是在神庙当中生活的地老鼠,它挖的洞特别深。为什么呢?它们经常受到掘地三尺的侵袭,人们讨厌老鼠,要清理老鼠,掘地三尺抓老鼠。庄子还说,随着人们的弹弓、弓箭等技术越来越高,鸟越飞越高。说明什么呢?说明一只老鼠、一只鸟都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生命,懂得怎样使自己安全,好好地活下去,更何况人呢?所以,你要简政,你要无为而治。

从这个意思上来说,越俎代庖是很早的一个提醒,是一个对于简政的提醒,是一个对于每个人都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们的自然选择的提醒。各有各的权限,各有各的本事。部长当得好的,未必能当好一个财务科科长。会计的表格、出纳的表格,你会填写吗?你会制定吗?

庄子的想法,深远得多,也抽象得多。他认为,吾辈人类的许多作为、许多谋划、许多拼死拼活、许多加班加点,就是多此一举、没事找事、无事生非、舍本逐末、至少也是事倍功半、心劳日拙、疲于奔命……从这个角度想一想,大家就会多一点沉稳,多一点成熟,多一点心平气和,少一点吹牛冒泡,少一点浮躁狂妄。

这个见解,有它惊人与动人的地方。

 

清朝两帝看宽严

不敢穷,不敢远行,因为爸妈只有你

“用公家的东西是天大的事”

养生亦有道

别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

“成功学”蛊惑普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