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盛开的地方
榆林是一片拥有煤、气、油等8大类48种矿产资源的城市,享有“中国的科威特”的美誉。而在这里,更广为人知的是畜牧业,成就了其养羊大市之名。羊毛绒资源丰富为当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也成就了这片“白云”盛开的城市。
据统计,2014年,榆林市羊子饲养量突破1000万只,羊毛产量达6000多吨,山羊绒产量达2000多吨,年末羊子饲养规模为1023.28万只(其中存栏649.18万只,出栏374.1万只)。“榆林优质高产的羊毛绒为地方产业提供有力的原料保证,更为以羊毛绒为主要原料的防寒服生产提供便利。”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会安如是说。
事实上,依托资源优势,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产销基地。同时,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创造了可观收益。上世纪90年代中期,榆林羊毛产业发展走向高峰期,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2013年,榆林市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羊毛防寒服名称”荣誉称号,更进一步推进地方产业发展。
此外,产业的不断推进还带动了地方经济,也为当地人民就业发展提供机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以羊毛绒为依托的企业不断成长。“企业发展初期,我们都曾有过带着产品到各地展销的经历,风雨二十载,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榆林人能吃苦那是广为人知的。”提到创业期的艰辛,陕西羊老大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志宏难掩激动之情。
在当地,还有许多投身于羊毛绒服装领域的企业家,他们共同经历着产业发展的变革,经历着企业发展的酸甜苦辣。时至今日,榆林市已拥有羊毛防寒服加工企业、专业户300余家,涌现出羊老大、七只羊、蒙赛尔、羊中王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年产羊毛绒服装系列产品1500多万件。
产业发展的现实困惑
发展初期,当地众多企业以原材料优势挖掘到防寒服产销的第一桶金,从而不断壮大。而今,受到市场环境变革、消费者购物行为改变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研发、渠道拓展、品牌推广等,希望寻求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管理运营路径。
在研讨会现场,羊毛绒防寒服企业代表都特别关注提升产品的时尚性的话题。“产品从功能性向时尚、年轻化的转变,这是我公司一直在探索的。”侯志宏说道。
羊毛绒纤维拥有天然中空、吸湿排汗的功能性强的特点,很多企业对于产品的定位主要以实用性为主,面向消费群体也多为儿童和中老年。相对而言,拥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很容易被时尚化、轻便型防寒产品吸引,成为榆林防寒服企业更需大力开发的市场。
近些年,很多企业在产品设计上做出改变,比如创立于2003年的蒙赛尔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就积极调整产品设计研发思路,开辟差异化产品。据公司副总经理李强介绍,公司努力从相对同质化的产品中突围。“我们定位儿童、青少年、白领为主要消费群体,产品设计不断改变。最终确立加快提升产品的时尚性与美观性的目标,以迎合市场需求。”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企业营销渠道也带来巨大的影响。到底要不要“触网”成为当地以传统代理加盟方式为主的服装企业最为纠结的问题。
“从建立以地级市为单位的销售网络到开始电商布局,公司一直在做不同的尝试。”榆林市七只羊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君享说道。然而,对于平衡代理商、经销商与电商利益的问题,他还是心存困扰:比如线上产品定价与线下经销商的价格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竞争仍然不可避免。
转型是必经之路
互联网时代,服装企业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榆林当地以服装为业的企业家也都意识到当前产业必须要加速调整步调,实现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的优雅转身。
“互联网思维可以贯彻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而非发展电商那么简单。它能够帮助企业监测消费者购物习惯形成有效数据,企业以此做出快速而及时地调整。这是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必须学会的思维,也是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的必然。”侯志宏说道。
研讨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秘书长张海燕说道:“互联网时代,服装业的转型发展不可避免,服装企业需变革生产技术、改进商业模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最终实现网络式的整合创新。”
陈会安也认为,时代不断变革,传统服装企业的经营模式需要随之改变,不断适应。到底如何转变、怎样依托互联网实现传统产业的更大发展,这仍是企业家需要学习和认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