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归根究底作为一个食古不化的人,之后的每一顿饭,无论同行者再怎么蛊惑,我都会找一家粤菜馆解决问题,哪怕是一个人。尝鲜一次就够了,毕竟不是什么口味都吃得惯,知根知底的才是最适合的。而且逛了一天腿脚疲累,坐在异乡和操着一口流利白话的店家唠叨几句,谈笑间“一盅两件”下肚,会有种温热的情愫在胸怀。
所以粤菜之于我,就如同母校之于我一样,是我可以骂她一百遍却不允许别人骂她一遍的存在。
还记得在大学课堂上,那个北方籍女教授的讲课内容我早已还给了她,我却记住了当时她提及粤菜时说过的一番话:“广东菜确实好吃啊,做得多精致啊,还营养又健康,回到老家我都不想吃老家的菜了。”那时我就觉得,一个异乡人的赞赏应该才是最中肯的评价。
但是作为起步较晚的菜系,粤菜为什么能够从华夏几千年的饮食文明中脱颖而出呢?
那就不得不说粤菜的一个特点——在博采众长中求变。尤其是对于生活在转瞬间快节奏的港人来说,不变就意味着迟早的消亡吧。
一般来说,如果虾不新鲜,无良的食肆会用椒盐或者红烧等重口味的方式来掩盖虾本身的味道。而利宝阁呢,用牛油来烹调大虾。用牛油来烹调可以提鲜这我知道,二来呢,估计是店家对他们的“游水”大虾信心十足。
经理还对我说,店里的黄桥烧饼是食客必点的菜品。袁枚《随园食单》里有记载,烧饼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肪和面炙之”,而且据我所知,黄桥烧饼可是道江浙名点,在我大粤菜馆中搞一道江浙菜,开什么玩笑?但是我闷骚的舌头无疑在这道黄桥烧饼中吃出了属于我粤菜的味道:皮薄馅靓,里面有熟悉的叉烧、烧鸭与冬菇的味道。
这让我想起了闻香识女人。习惯其实才是最难以割舍的东西。如果对一样东西的熟悉能够让你形成一种下意识的习惯,那应该是你的真爱。例如以前我妈只要一看到我打电话给她,她说的第一句就会是“是不是又没钱啦?”
最后不得不说一个细节。《叹美食》这个负责在读者群中拉仇恨的好差事,因为拍摄的需要,基本上每次拍完要吃的时候菜都是凉的了。而这次在一旁为我们介绍菜品的香港主厨卢师傅看到我们拍完,二话不说就把那锅海参虾球煲端回去加热好再端出来,并嘱咐我们快趁热吃。港式服务细致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