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丑不可外扬
“家丑不可外扬”是中国的一句老话。所谓家丑,并不都是丑事儿。这里的“丑”,实际上指的是不愿意让外人知道的隐私。
老北京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许多家事,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所以给家里的孩子们,迄小儿就立下了这个老规矩。
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家丑。所谓的家丑,是大人们一点儿一点儿教的。比如儿媳跟婆婆闹别扭,婆婆数落儿媳妇一通儿,儿媳妇自然会觉得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所以便嘱咐自己的孩子:“我跟你奶奶拌嘴的事儿,可别往外说。说出去让人家笑话。”
孩子们正是通过这一点一滴的教化,懂得了什么是“家丑”,为什么不可外扬。
家丑不可外扬,反映了北京人爱面子的传统,也能从中看出北京人对家庭隐私的在意。既然人家不愿意扬(说)自己的“家丑”,那么,外人也应该尊重人家的隐私权,跟人聊家长里短的时候,要留意这一点。
比如人家刚刚离婚,或者孩子没考上大学,或者家人出了车祸等,这些人家都觉得是隐痛,不愿意示人。您跟人家见了面,可能要聊一些家常,当问到他爱人、孩子或家人的时候,人家犹犹豫豫或闪烁其词。实际上,这就是人家的难言之隐。您一看到人家这种表情,就不要再接着往下问了。
家丑不可外扬,并没什么不是。按北京的老规矩,就应当如此。既然您觉得这是“家丑”,何必要外扬呢?
不孝之人不能交
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为啥这么说?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没有您的父母,就没有您。
《春秋·孝经》里,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您看,孔子把孝看得有多么重要!他说的意思是,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如果天下的老百姓,都能顺应天意来行孝,天下还有什么急可着呀?
在老北京,结婚的仪式,不叫婚礼,叫“拜天地”。平时,人们说到小两口结婚了,往往要说:“俩人已经拜了天地。”“拜天地”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互拜。
天地是养育人类的根基,没有天地,就没有万物,包括我们人类。高堂,就是父母,没有他们,我们从何而来?所以在新婚之时,必须要相拜。那时的拜,不是鞠个躬、献杯茶的事儿,得跪在地上,真磕头。由此可知父母在儿女生活中的地位。
老话说:“百善孝为先。”这里的“善”字,指的不是善良,是好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这也好,那也好,您就是有一百种好儿,但必须以孝敬父母为先。如果,您不孝敬父母,您的其他好儿,也等于白饶。
老北京人对这个“孝”字,看得格外重。因为老北京是六朝古都,同时也是首善之区。这里的“善”,也是好的意思。首善,就是第一好。
为什么北京人这么重视“孝”?因为“孝”,是衡量一个人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准绳。同时,从皇上,到一般官吏,直到普通百姓,都把这个“孝”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点,从过去历朝历代的“丁忧”制度,就可以看出来。什么叫“丁忧”?就是自己的父母死了,按老事年间的国家规定,不管您是多大的官儿,只要是您的父母去世了,您都要临时卸任,回老家守孝三年。这是一点儿没商量的事儿,即便是您身负国家重任,率领千军万马在边关打仗,您也要回老家赴“丁忧”。
您说那会儿的人,上至国家,下至平民百姓,对父母有多么孝敬吧!北京人在皇上眼皮底下生活,知道“丁忧”制度之严格,又是首善之区,因此,“孝”已深入到人们的骨血里了。
老北京人说到孝,不说“孝敬”,而说“孝顺”,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一样。什么叫“孝顺”?就是父母说的一切,都要百依百顺,一点儿不打折扣。而且在父母面前要时时处处,顺情说好话。
从前,老北京人说谁谁不孝顺。您看好了,可不是招父母不高兴,或骂了父母,或打了父母。打骂父母,敢?那当儿是要掉脑袋的。所谓不孝顺,就是父母说什么,他没听,甚至于跟父母抬杠。
在老北京,谁如果被人说不孝顺父母,那名声,比您蹲了几年大狱,还让人所不耻,走到哪儿,都让人戳后脊梁。而且,家里的老人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跟这种不孝顺老人的人接触,更不许跟这种人交朋友。
北京人讲话: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能对你好吗?这样的人头儿(人品),谁能跟他相处?所以,北京有个老规矩——不孝顺的人不可交。
冲喜儿
“冲喜儿”,是老北京的一个风俗。现在,有些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种俗例了。
什么叫“冲喜儿”呢?老北京人认为,家里有人得了不治之症,有人发生了意外,有人做买卖赔了大钱,有人犯了法被抓了起来等等,都是因为家里走了“月白运”(厄运),有了晦气。所以要办点儿喜事儿,冲一冲这种晦气。
什么是“喜儿”呢?比如儿子孙子结婚了,长辈儿祝寿了,小孩儿满月、百日了等等。用这种喜事儿把那倒霉的晦气给“冲”了,可能就会转运。说起来,这纯属迷信,带有自欺欺人的色彩。
这种习俗,最早来自对病入膏肓的老人的精神安慰。家里的老人病危,儿女当然着急,赶紧给老人打口好木头的棺材,做身布料好的装裹衣服,让老人看了高兴高兴,这一喜(高兴),自然就把病了灾了的,给冲一冲。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一冲,有时确实能起到“缓冲”作用,但人已经气若游丝了,“缓冲”也只是一会儿的事儿。不过,对于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临终前的确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如果从人性的角度看,“冲喜儿”倒也体现了北京人特有的人情味儿。
“冲喜儿”既是民俗,又是一种老规矩。假如家里有老人得了重病,这种病又一时半会儿咽不了气,而孙男弟女的婚期如约而至,按老规矩,就不要等了。
因为照通常的说法,家里有重病人,办喜事不吉利,或者说不合时宜。而“冲喜儿”这个老规矩,却能两全其美。当然,重病之中的老人,看到儿孙的幸福,也是一种慰藉。
附带说一句,“冲喜儿”对当事人来说,只是一种精神安慰,现在对此迷信(真信)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本人是可以不参加的。
(编辑·宋冰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