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在新加坡的推广现状及启示

作者:文 江西师范大学 曾凡文

文 江西师范大学 曾凡文

推广现状

新加坡气功协会成立于1987年,由于受到政府支持和协会不遗余力的推广,很快就有了近万受众。2005年开始与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共同推广“易五六八”功法,受到了广大新加坡中老年人的广泛喜爱,现已经发展为有20000名健身气功爱好者,有近千名健身气功义务指导员和180个推广站点的骄人成绩。以北区推广最好的兀兰花园气功站点为例,受众平均年龄55岁,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45岁;其中男性10%,女性90%,每天习练不同功法,每周6次,队员参加过国内比赛一次,国际比赛两次。由于新加坡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强烈,健身气功在国内开展形势良好,也为广大国民所接受。

从调查数据来看,在新加坡受众认知健身气功的首选渠道是从健身气功的表演、教学中获得,这属于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形式,也是大家认可的主要传播渠道。其次是来源于自己周边接触较为亲密、频繁的人,这属于传播学中人际传播的方式,人际传播的感官参与度高,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多,信息反馈的量大和速度快,因而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其传播的广度、频度等则受到较大局限。再有是从公园等健身场所中获得。第四是从健身气功书籍、刊物中获得。第五是从新媒体信息中获得,值得注意的是健身气功推广正逢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时期,不少受众的习练信息来源与微信、QQ等新媒体,由于和国内的信息渠道一致,所以信息来源快捷、准确、质量高。

新加坡健身气功协会现有教练员近2000名,属于义务教学,由于协会组织健全,机构较为成熟,层次分明,只有经过协会每年3月份的考核合格,即能成为健身气功示范员。经过3个月实践教学,积累相关经验后参加协会举办的为期六个月提升班学习,并通过每年9月的考核合格方能成为健身气功指导员。

笔者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中心外派新加坡教学机会,对新加坡健身气功开展的环境氛围、宣传报道、习练功效等诸多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进行调研。在新加坡,全民健身是重要国策。新加坡政府明确了大众体育发展战略和价值取向,提出以全民体育为基础,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倾斜,以保障基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活动开展,政府通过建立各种奖励计划与机制,如参加体质测试的居民有权参加幸运抽奖活动,充分调动居民体育参与热情,稳步推进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健身气功在新加坡发展迅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受众在习练健身气功后都普遍受益较快,对习练的要求和预期效果也越来越高,通过教学发现,新加坡的健身气功习练水平很高,群众基础较好,对于“易五六八”四套功法,他们更愿意多练、练精、练细。

启示

健身气功在新加坡推广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国已有健身气功站点180个,习练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认同,并且认为健身气功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帮助,这为健身气功的后期在东南亚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们习练健身气功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人际传播是健身气功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易五六八”四套功法能够满足习练者的需求。但是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新功法的传播上我们不能还是沿用老的、单一的“师徒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已经成为广大健身气功习练者获取功法信息与健身气功发展动态的重要途径。

健身气功在新加坡的传播离不开习练者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体育、文化等方面地位的全面提升和当地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得健身气功在新加坡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统筹协调、通力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宣传中国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外宣合力。

健身气功的功法适合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习练者占80%以上。新加坡习练者认知健身气功的首选渠道是从健身气功的表演、教学中获得,其次是从家庭、朋友传授中获得并取得良好的健身、养身效果。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兴传播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新加坡社交媒体中使用微信、QQ的民众为多数,与国内的文化交流基本同步,有部分习练者正是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功法习练信息和健身气功发展动态,“互联网+健身气功”的时代已经来临。

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教练员交流互通模式,健身气功推广不仅仅是推广功法技术动作,而应是中国健康理念、养生文化的传播,这些内容的对外推广需要不同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新加坡的教练员等级进修制度是健身气功海外开展不为多见的硕果。应吸纳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教练员培训开设健身气功文化讲授,同时邀请他们来国内交流,提升当地教练员对健身气功传播的全局观和演练水平。

 

2015年全国健身气功摄影书画大赛获奖名单

千年古井贡 万里浓香传

执念无悔秉传承 赤心不移为师生

试论“三调合一”的实践操作路径(上)

谈站桩的“内倾”文化

认识五行 学好摇头摆尾去心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