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于放辞去微软中国企业客户部门总经理一职决定创业,和他一起提交辞职信离开微软大厦的还有微软云当时最强的架构师及技术人员。
“在微软工作时我们发现,企业在云应用上有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于放回忆,“中国企业在云市场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它们更希望有专业的服务商能像云管家一样,从云落地、实施到实施后的管理、运维方面协助它们完成IT转型。”
不过,微软、阿里这样的云厂商的重点并不在此,也不擅长于此,云厂商需要在它们的生态环境中,加入云服务商弥补在云厂商与最终用户之间云管理的需求差距,也就是云的最后一公里服务落地。于放和小伙伴们发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因为云在中国落地不久,市场上懂云的人不多,真正专业懂云、懂企业用户需求、懂云架构和技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我们决定试一试。”于放坦言。就这样,几位技术大牛走到了一起,在上海创立曙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安”),专注于企业级云服务、运营及管理,于放担任CEO。
经过一年的摸索,在看过云市场各种风起云涌后,于放和曙安更坚定了当好云计算市场“管家”这个角色。
一公里的距离
于放的职业简历其实非常简单,他虽然服务了惠普、戴尔、甲骨文、微软4家全球顶级科技企业,但却一直专注于IT服务领域,在企业IT服务行业拥有20年从业经验。
和于放一样,曙安联合创始人李炯也在企业IT服务市场拥有20年以上的经验。曙安的创始团队经历了IT服务最辉煌的那段历史。他们认为,无论是传统IT时代还是云计算时代,企业用户的最根本需求一直没有改变——即解决企业的问题。
不过,云在为企业带来便利和灵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企业用户对云的担忧已经从“我该不该上云?”“云服务真的能让我省钱吗?”变成了“我怎样规避企业云化后的风险?”“混合云能管理好吗,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和技术?”“云的管理运维能更简单和自动化吗?”,“如何让云计算真正为企业实现开源节流“等。
“从公有云的诞生来看,云本身就不是为客户量身定做。”于放解释,“例如,亚马逊的公有云(AWS)一开始是其IT部们为公司自身业务设计和使用,当内部使用到一定程度时发现有一部分闲置资源才拿出来给市场其他企业用。所以AWS最初是亚马逊根据自己的企业架构设计的,并非根据市场去运作。”
如今,行业普遍认同云计算的规模化最重要,但规模化肯定会牺牲个性化,这也导致公有云平台本身与用户真实需求间仍存在差距,云供应商最注重的是如何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而并非每家企业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个性化需求。看到市场痛点的曙安首先解决的是让云更靠近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升云落地的用户体验。
于放认为,市场上云计算领域的各个云的架构都不同,企业用户从IT架构转到云架构之后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比以前传统IT时代更为复杂的环境。企业获得了云计算的灵活性,但却需要更多的学习和运维成本。
曙安为用户提供的“最后一公里“服务表现在把各个云平台和接口的差异通过旗下产品VC3云管理平台(Virtual Cloud Computing Center)进行整合,让用户通过统一界面即可对云环境进行操作和运维。
VC3云管理平台涵盖云资源管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传统IDC托管机器等)、云监控、自动化运维、云安全和成本管理功能,可为企业提供混合云和多公有云管理,自动化运维和云上容灾服务,旨在帮助受限于运维及开发资源的企业迅速建立起自动化运维系统,提升运维效率,让企业能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可根据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设定服务以实现自动化运维。例如,客户设定,某台虚机若出现故障即将自动被另一台虚机取代,VC3收到指令后便会智能的执行该项指令,为用户完成运维工作。
于放强调:“各家云服务商的技术路线、性能特性、连接接口、服务体验都不尽相同,当企业用户有意愿向云计算转型,曙安以中立的第三方角色为企业用户提供咨询和云端的自动化管理优化服务。”
据介绍,VC3平台已基于阿里云、Azure、Openstack实现了多种针对企业的免费云服务,例如多种云资源管理,多应用管理,监控,安全增强等,并且针对中大型企业客户推出专有云解决方案。
“市场上的确不缺少做”最后一公里”的技术公司,但没有和曙安业务一样的企业。”于放表示,“曙安不是搬家公司,单纯将用户现有业务搬迁至云平台上是一个迁移过程,并不代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能有良好的云计算使用体验。”曙安的价值在于帮助用户选择最适合其业务模式的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后续的运维服务以及对用户在每朵云上的使用情况提供监控报告,当云上某项服务‘健康情况’不好时提供预警警示等。”
学会做加减法
“互联网+”日益火热并逐步落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频繁活跃于企业级视野。令云服务商们欣喜的是,不论是物联网,还是移动应用,最终都是要搭建在云端。“云”化已经成为企业IT系统发展的趋势。
曙安团队坚信,这是一个创业的绝佳时机。因为在过去的1年里,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有超过15家企业IPO,募集资金达70亿美元,总市值超过400亿美元。在中国,虽然资本寒冬已到来,但企业级市场则并未受到这轮寒潮影响。
“坦白讲,一开始创业我们想要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只专注于做‘云管家’。我们也走了一定的弯路。创业第一年可以说就是一个试错和不断纠正的过程。”于放坦言。
这一年,于放团队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开发了一个名为“云市场”的产品,是一个类似于针对企业的App应用商店,曙安签约了近100个企业应用供企业用户购买下载。
不过,理想很饱满,现实却很骨感。看似能为企业用户提供便利和灵活的“云市场”下载量非常少。企业对应用有着大量的定制化要求。“不知道是市场教育了我们还是我们需要去教育市场。可能时机并未成熟,我们需要舍弃和做减法。”于放感慨道。
在这一年,于放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做减法。“以前在微软等在大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可以大而全,但在小公司只能专注,不专注就会分散精力。”于放认为这一年的学费是值得的。
于是,曙安决定把业务聚焦在企业云端智能化运维管理上,并迅速开发VC3云管理平台并上线,短短3个月时间,海澜之家、宝龙地产、心福利等已成为曙安的用户。于放预计,VC3平台上将在一年内至少新增20000台虚机,通过我们来统一管理和运维。
RightScale是美国一家基于云计算的管理平台公司,也是全球第一批云管理公司,为用户提供跨云主机、平台和系统管理程序的管理解决方案,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年发展,RightScale目前管理着数千万台虚拟服务器。
“曙安的目标客户是虚拟服务器20台~200台的企业。这应该涵盖了中国的大部分中型企业。我相信,曙安在五年后也将管理百万台虚拟服务器。”于放对曙安的未来充满了信心。